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九章 利國利民之策,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西門揚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

少頃,喪主與僕從抱書簡入靈堂,將十六卷醫書擺在藍田眼前。

張氏拿起一卷遞給藍田說道:“先夫言將軍致力興學,此《傷寒雜病論》只有在將軍那裡,才能很好地推廣下去,先夫遺願‘天下病皆可醫’,請將軍帶回交州去吧。”

藍田點頭接過書簡翻閱,蠅頭般大小的字跡落在竹簡上,張機依舊採用古老的方式著書,看來造紙術並沒在荊州廣泛使用。

“仲景先生心意我已知之,只不過如此珍貴之作當傳子孫,我會讓人謄抄一份帶回交州,這原作還是留在張家。”藍田說道。

“呃...也好...”張氏沒有拒絕。

靈堂內張機的弟子們原本沮喪連連,當聽到藍田會留下《傷寒雜病論》,他們臉上都露出了欣喜之色,是典型的留一手小農思維。

藍田走出靈堂後,蔣琬、高順分別進屋祭拜行禮。

弔唁結束後,藍田讓蔣琬奉上交州帶來的禮物,隨後讓高順等人帶著《傷寒雜病論》離開。

關羽指著隨從們懷中的書卷問:“子玉打算帶回交州謄抄,還是就在江陵...”

“仲景先生的遺物不出江陵,公琰你現在去找找徐軍師,讓他從長江報抽調幾個人,幫咱們抄錄校對到紙上,回交州後再製雕版出書。”藍田吩咐道。

“唯。”

蔣琬拱手就要離去,關羽及時叫住他:“公琰不用白跑一趟,此前我已叫人去請元直,現在他應該在關某府上。”

“好久不見正好一敘。”藍田點點頭。

“元直正好也有事找子玉。”關羽說完一招手,幾個隨從就將馬匹牽來。

眾人回到州牧府,徐庶和馬良正在殿內飲涼湯,兩人看見關羽、藍田一前一後進來,紛紛站起身來拱手行禮。

“子玉,你在交州的手筆真不小啊。”徐庶哈哈笑道。

藍田疑惑地問:“元直何出此言?”

徐庶從懷中掏出一張畫紙,藍田看到後馬上就心領神會,那就是他讓蔣琬弄的宣傳海報‘廣州印象’,最近已經定稿印製了幾百份,還沒想好透過什麼方式傳遞出去。

蔣琬在拜訪表兄潘濬時順手送了他幾張,沒想到被徐庶反手牽牛順走一份。

“這是何物?”關羽湊了上去。

只見畫面上的廣州城美輪美奐,旁邊幾句引語讓人讀後無限憧憬。

“聽說廣州城方圓十里,子玉你這新城池建得好快,可你甫到交州就如此大興土木,會不會影響州郡的治理?”徐庶好奇地問。

蔣琬搶言答話:“府君他並未擾民,甚至在廣州城建設期間,還給百姓創造了掙錢的機會,是有益州郡治理旳。”

關羽捋須讚歎:“大興土木反而還能利民,這種事也只有子玉能辦到,但為何會這樣呢?”

“呃,其實這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把強徵徭役與官府出資徵募作比較,比較清楚就知道怎樣更划算、怎樣利國利民。”藍田微微一笑。

“國家牧養百姓,百姓上繳租稅,此乃是天經地義也,如果免去徭役用官府來出資徵募,各地的府庫豈不很快掏空了?咱們又拿什麼去將養士兵?失去供養計程車兵必然譁變的...”旁聽的馬良好奇詢問。

藍田搖頭解釋:“徭役抽丁會讓百姓牴觸,在農時抽丁還容易讓土地荒蕪,遇上天災人禍交不上租稅,百姓要麼奔逃他鄉要麼落草為寇,迴圈往復早晚會禍害國家。”

“徭役之苦自古有之,所以明主都不會輕易大興土木,減少徭役才能與民修養生息,但有時候的確是無奈之舉...”徐庶嘆息。

“我在南海築城期間,主要參與者是不用耕作計程車兵,其餘民夫也是有償徵募,看似府庫中的錢糧都被消耗掉了,實際上錢糧會自己回來。”藍田微微一笑。

“子玉請說明白一些。”關羽聽到這裡也來了興趣。

藍田從懷裡摸出一枚銅錢打比方,“這就相當於府庫中的錢糧,本來是用來發給官員和士兵作俸祿所用,遇上豐年收上來的租稅多則府庫充盈,遇上災年收不上租稅則府庫空虛。

若是在豐年將一部分錢糧投到民間,諸如修補城牆、疏浚河道、興修水利等,民有餘糧遇災年也不慌更不會逃難,那時土地不會荒蕪租稅可繼。

百姓富足後會買布製衣、買農具耕牛、買陶罐桌椅,匠人、牧民拿到會買米買菜,商人在其間運作週轉會向官府繳稅,最後這枚銅板依然能回到府庫中,銅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佬競技場

白真菌

超級醫神

天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