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明月照溝渠
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二章 明月照溝渠,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西門揚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
魯肅的離世讓江東變得靜謐,喪禮期間孫權多次前往弔唁,還給其家眷厚賜田宅財物,表現出了濃厚的主僕情誼。
亂世中的人死亡如風常伴,魯肅的職位是鎮守西邊的江夏,會直接面對荊州的關羽和襄樊的曹仁。
江夏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長江中游的關鍵所在,不能因為一人的離世,而不顧江東西大門的防禦,所以在魯肅喪禮期間,不停有人催促孫權任命新的大都督。
孫權因為樓船的聽聞心中不悅,這些催促的人中並沒有呂蒙,但他不想被人脅迫著下令。
孫權以魯肅喪禮期間悲痛,藉口等下葬之後再作安排,實則是為了拖延時間。
在這期間,孫權不停考察備用人選,但現任將領中實在難有人比得上呂蒙。
雖然有幾個很有培養價值,卻是出身於江東士族。
江東士族的人已經佈滿孫權的大小衙署,孫權不可能再把兵權交給本地人。
想來想去孫權腦海中浮現出張昭的兒子張承,此人已經四十有三成熟穩重,而且在淮泗派中名氣很大。
因為張昭身居要職,所以一直沒對張承付以重任,現在孫權打算提前啟用,於是找來其父商議。
張昭在夜裡被孫權召見,他還以為有什麼機密的事情,結果孫權一改白天的悲痛表情,親自執盞為他斟酒。
孫權言辭懇切地說:“大兄病逝前曾託孤先生,如今子敬又離我而去,危難時刻子布當助我...”
張昭雙手接住酒碗,有些激動地回答:“主公勿要悲痛,子敬雖然英年早逝,但是江東俊傑尚多,主公宜早定大都督之位,以安三軍之心。”
孫權單手捋紫髯肯定:“我夤夜喚子布來見,就是為了商議大都督之事。”
“呂子明是由主公親自培養,他接任大都督的呼聲很高,莫非主公有別的考慮?”張昭憑直覺猜出了問題所在。
孫權皺起眉滿臉嚴肅,“子明雖然很合適,但畢竟太年輕不夠穩重,我擔心他不能盡職...”
張昭被孫權的解釋搞懵了,當初周瑜死的時候也沒呂蒙這歲數吧?什麼時候年齡成了就任的硬性指標?亦或者主公有什麼新的想法?
“主公的意思是?”張昭好奇地反問,他知道孫權這麼說,心中必然有了其它答案。
孫權沒有正面回應,而是岔開話題問:“仲嗣最近在忙什麼?”
“呃...前段時間同我一起給餘則誠主持婚禮,現在經常去餘氏商行學習商貿。”
張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因為孫權不會莫名問起這些,但是想到餘則誠是孫權的暗棋,跟他多結交應該沒什麼壞事。
張昭的話說得天衣無縫,但是聽到孫權耳朵裡就變了味道,難道張承打算透過餘則誠交好江東張家?
我種好的桃樹,你兒子去摘桃子?那可怎麼行。
“仲嗣成熟穩重頗能識人,我欲讓他接替子敬出任大都督,子布以為如何?”孫權開門見山說出了想法。
張昭腦袋嗡嗡的,張承的秉性當父親的自然清楚,雖然能力性格都不錯,但從來沒帶過兵,幸福來得太突然一時間接受不了。
看著孫權期待的眼神,張昭不由得往深層次裡想。
自己在朝臣中地位無比尊崇,若是張承再接替了大都督之位,那他張家就成了淮泗派、江東派的眾矢之的,即便能夠風光一時又豈能長久?
“多謝主公抬愛,但仲嗣他未經歷練,恐軍中將領不服反誤大事,還請主公另擇賢明...”
老練的張昭是不可能同意的,因為相處這麼多年他早就看透了孫權。
張家掌握太大權力無疑是滅頂之災,孫權很可能在試探自己的忠誠,所以張昭表情誇張,並且極力推辭絕不上當。
“有我在後面支援,何愁眾將不服?子布還是再想一想。”孫權繼續爭取。
張昭果斷搖頭,“昔日趙國以趙括代替廉頗遭致慘敗,請主公以史為鑑三思而行,無論是誰出任大都督,昭與子都將竭力支援。”
“既如此...那我再斟酌一番...”
孫權見張昭如此堅持,最後只能無奈讓這老狐狸回去。
因為事出突然,孫權真沒其它想法,無奈老張想得太多。
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眼看魯肅下葬的時間越來越近,孫權因沒有選出合適的人選,所以晚上徹夜難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