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止啼張八百
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九章 止啼張八百,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西門揚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
第411章止啼張八百
樂進看了密函大為不解,完全不知道曹操這樣佈置的意義。
張遼世故圓滑善於察言觀色,歸順曹操之後雖然作戰勇猛,但很喜歡在曹操面前表現恭維,特別是白狼山一戰。
曹操在徵烏桓途中遭遇烏桓蹋頓的大軍,當時因為運輸補給的車輛在後,前軍先鋒許多都沒有甲冑,加上兵力懸殊心生懼意,謀士們都建議堅守待援,唯有張遼毫不畏懼的請戰。
曹操登高遠眺發現蹋頓軍容不整,知道對方事先也沒料到會在這裡遇上自己,於是把手中令旗交給張遼,讓他指揮先鋒部隊與張郃發起衝鋒。
曹操擔憂張遼、張郃有失,又派曹純帶領虎豹騎助戰,烏桓軍倉促應戰被曹軍猛攻衝亂陣型,烏桓大王蹋頓在混亂中被虎豹騎斬殺,最終白狼山之戰以烏桓大敗投降收場。
張遼在得勝後沒有標榜自己功勞,他反覆強調曹操用兵有方指揮得當,最後被曹操老闆定為破烏桓首功,曹純虎豹騎斬殺蹋頓的事反而被弱化。
樂進在很早的時候就跟隨曹操,他作戰常先登且捨生忘死,反而不如高情商的張遼惹曹操喜愛,這種因妒生恨的情況,軍中很多人都有。
李典為人儒雅有長者風,他反而跟張遼的嫌隙更大。
李典出身兗州士族李家,在乘氏養有數千名食客,兗州士族因為早年反叛曹操投靠呂布,註定了兗州士族都不能被重用,特別是擁有兵權會被曹操忌憚。
兗州謀士程昱卸去兵權,主動留在曹操身邊參贊軍務,同為兗州士族出身的李典,常年負責後勤補給的運輸工作,雖然其人足智多謀,但註定沒機會做主將。
當年兗州士族迎呂布反叛曹操,李典的從父李乾拒絕呂布招攬而被殺害,當初張遼就在呂布帳下為將。
李典和張遼之間不但有不得志的妒恨,還把從父的家仇算在了張遼頭上。
張遼看了密函沉吟了片刻,然後起身對樂進說道:“既然是主公的命令,就請文謙擔起守城重任,我與薛護軍這就去找曼成。”
“不如讓薛護軍與曼成守城,我與文遠出城禦敵。”樂進提議。
“咱們必須遵從主公將令。”張遼眼神堅定地搖頭,隨後與薛悌出帳去尋李典。
張遼與薛悌走到李典房前,從門縫中看到李典正在看書,薛悌隨即輕聲咳嗽提醒房中人。
李典聽出了是薛悌的聲音,他連忙翻身躺在榻上,隨後佯裝慵懶地問:“屋外是何人?”
“曼成,是我。”張遼給對方留足了面子,然後直接推門與薛悌走了進去。
“張將軍所來何事?”
李典話剛落,薛悌就把密函遞了過去,“此乃主公將令,文遠已將城防移交文謙,你先看看吧。”
“我身體不適,若要與張將軍出城,只怕.”李典欲言又止。
“合肥存亡全系兩位將軍身上,你們兩人需得摒棄前嫌,傳令完畢我就不打擾了,告辭.”薛悌不由分說抱拳退了出去。
本來張遼打算趁孫權立足未穩,明早選用敢死隊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張遼看著床上裝病的李典,沉吟了半晌不知道如何開口。
“我觀張將軍胸有成竹,不如將作戰部署說出來,合肥之戰關乎國家大事,若可行李典不會因私廢公。”
張遼點頭坐在榻邊,然後娓娓道來:“孫權遠來人馬眾多,今夜未必能集結完畢,我欲今夜挑選精兵死士,明日陷陣殺敵、挫其銳氣,若是讓他們站穩腳跟,則合肥危矣。”
李典皺起眉頭:“江東兵勢頗大,合肥只有守軍七千,不知將軍要帶多少人去?”
“人數太少容易羊入虎口,我打算控制在千人之內。”張遼眼神無比堅定。
李典誤以為對方要帶去大半守軍,已經提前想好了說辭準備反駁,當聽到張遼會控制在千人之內,這等氣魄不禁讓李典產生敬佩。
想到張遼摒棄前嫌一心為國,他扯掉額頭上裝樣子的麻布,坐正身子抱拳說道:“李典聽從張將軍調遣。”
張遼見狀欣慰地點頭肯定,隨後與李典商議具體作戰部署,主要就是張遼負責帶死士陷陣,李典負責接應自己突圍。
晚上張遼在七千守軍中選出八百死士,隨後殺牛宰羊、置酒為這些死士壯膽氣。
次日東方剛白,張遼披甲上馬集結部隊,帶領八百死士往江東大營而去。
孫權趁曹操西征漢中、江淮空虛,果斷決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