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變形計,真香
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五章 變形計,真香,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西門揚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
第417章變形計,真香
堂內眾人見曹操神色輕鬆,賈詡、司馬懿這些聰明人已經算出江淮戰場取勝。
曹操得意地介紹:“張文遠以八百破孫權十萬眾,又在逍遙津追擊致江東大敗,合肥之圍已經盡解,此等大勝孤亦未遇也.”
夏侯惇大喜,“那咱們不必支援合肥,安心收服逃竄巴中的張魯。”
曹操點點頭,“張魯實有歸順朝廷之意,可能需要有人引薦才願下山,元讓你與子揚前往說之,我不想在此遷延日月。”
“唯。”夏侯惇與劉曄抱拳回應,曹操擔憂兩人不識路,於是喚來降將程銀、侯選同行。
此時已經深秋九月,漢中各地因為沒人,表現出落寞的景象。
曹軍入駐南鄭發現人口銳減,除了大批經陽平關、米倉山小道逃往益州的,還有不少人因為走晚了就舉家藏到大山中。
在這個生產、戰爭全靠人的時代,曹操攻打漢中有部分目的也是看上這邊的人口,戰前還尋思著遷移一些到他的魏國封地去,現在佔了個空殼子就沒辦法了。
為了改變現狀,曹操派人到各地出榜安民,大肆宣揚曹軍不會屠城劫掠,讓留在漢中的百姓去叫回藏匿山上的親人,並且派大將張郃把守米倉道,徹底杜絕百姓私自逃離漢中。
米倉山野獸時常出沒,加上小道上人多難行,靠步行翻山越嶺到達閬中地界,少則需要十多二十天,多則需要近一個月才能走出大山。
逃難的百姓扶老攜幼,帶著糧食與好攜帶的財物上路,實在餓了還要靠樹皮草根充飢,沿途的植物被踩成了光禿禿一片,山中野獸看到這麼大陣仗也不敢露面,一不小心就成了流民口中的野味。
混在流民之中的楊松,因為攜帶的糧食不多,在出門七八天後就吃光了,跟隨自己的隨從也棄他而去,這些隨從也許是自謀生路,也許是回南鄭挖埋下的財物,但楊松自己現在沒了回頭路,因為曹操不會放過他。
楊松完全低估了步行耗費的時間,他以前出門要麼乘車要麼騎馬,像這樣單純靠兩條腿要走多久,他根本連一點概念都沒有。
逃難路上,楊松試著用金銀找百姓換糧,可惜在大家都捱餓缺糧的情況下,金銀財寶不能每次都管用,到最後一串珍珠連個幹餅都換不來,他終於體會到人在飢餓下的無助,終於明白宋江的生財之道,發國難財果然是最容易的途經。
楊松就像參加變形記的富家子一樣,從開始的不屑一顧到放下身段跟著刨草根,數次午夜夢迴覺得自己是不是瘋了?最終他憑藉去益州分紅的強大內動力,以及將一身肥膘餓得沒什麼脂肪,竟成功走出了米倉山。
米倉山南面張飛奉命搭設了十里粥棚,負責接收從漢中翻山越嶺而來的流民,粟米粥的香味隨風飄蕩在山間。
看著連綿不絕的粥棚楊松狂喜,心想及時雨宋江誠不欺我。
楊松跟著流民擠到一個粥棚前,快到自己的時候他伸手往懷裡摸了摸,盤算著最後還剩下兩片金葉子,應該可以換上兩碗粥來充飢。
看著前面那人端碗離開,楊松驚訝發現前面那人沒付賬,猶豫的時候分粥的兵卒大喝:“你沒有手嗎?要軍爺給你喂?”
“呃抱歉”楊松慌忙將準備掏金葉的手抽了出來,兩隻手捧著粟米粥囫圇往嗓子眼灌。
真香。
肚裡有兩口熱食一下就舒坦了。
楊松喝完粥十分納悶,宋江不是說用金銀換粥嗎?為什麼給大家免費食物,這樣怎麼能掏空流民的財物呢?
楊松帶著疑問湊到攤位前,小聲對分粥的兵問道:“宋掌櫃在哪裡?我有要事找他。”
分粥兵抬頭一看,這張臉剛才見過,於是沉下臉呵斥:“每人限喝一碗,不要貪心不足,前再走兩里路,到時自有人安頓你。”
“我不要粥,我要找宋掌櫃。”楊松爭辯。
“少給我套近乎,你都這樣了還送什麼掌櫃?滾滾滾。”分粥的兵卒不耐煩地說道。
楊松見一個攤位問不到情況,又連續到多個攤位去詢問宋江,結果都被誤以為想多吃多佔,差點被人給抓起來。
“等我找到宋兄弟,早晚回來收拾你們。”楊松罵罵咧咧走出粥棚。
啪的一聲脆響,皮鞭在楊松‘減肥’後的身上帶出一條血痕,痛得他跳腳大罵:“哪裡來的瘋子,竟然敢打”
楊松剛剛罵到一半,就被眼前黑臉將軍鎮住,張飛那強大的威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