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廣州城
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四章 廣州城,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西門揚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城破土的當天,藍田親自到現場鼓舞士氣,沙摩柯的五溪蠻兵、泉陵調來的匠人、魯鐵的講武堂監工,後勤保障人員,總參建人數達到一萬兩千人。
這樣龐大體量的建設人員,放到現代社會管理難度非常大,但是在古代環境中卻相對容易,因為那時候大兵團作戰,動不動就指揮數萬、數十萬人馬,所以藍田任命高順為總指揮,全面負責新城的建設工作。
熱情洋溢的講話結束後,各工種陸續投入到建設中去,熱火朝天的號子悄然喊了起來。
“這裡就交給你了,千萬要注意安全,儘量杜絕傷亡。”回蒼梧前,藍田把高順叫到身邊囑咐。
建造如此龐大的城市,在沒有任何機械裝置幫助下,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建成,藍田農學出身懂得自然規律,也比常人耐得住寂寞。
“先生儘管放心,保證您在明年底前能夠搬過來。”高順揚起手中的規劃圖打包票。
“不用特別著急慢慢來,我只是給了個階段性時間,好讓你們搞建設有點奔頭,前後出入些時間都無可厚非。”藍田肯定地點點頭。
方圓十里的大城,高順剛才信心滿滿一年內交付,那是因為藍田給出的要求實在太低。
工程量最大旳是四方圍城的牆,其次是城中五縱五橫的主幹道,最後是中央政務區的幾個衙門,像極了工業園一期的建設。
城牆高度被暫時壓縮到丈高,城牆厚度也削減不到半丈。
因為南海郡暫時沒有戰爭威脅,標配的護城河、甕城現階段統統取消,整體看比尋常的縣城還簡陋得多,只能夠把牛羊野獸攔在外面。
十條主幹道五十丈寬,只需要先平整夯實即可,待後續人口大量遷移進來,再鋪設青石板為路面。
州府衙門集中建在城中心位置,藍田的靈感來源於後世的政務大廳,讓官員和辦事的百姓享受一站式服務。
“先生主持修建這座新城,要不要以您的號來命名?幹起活來也有個奔頭,否則大家都一股腦稱番禺新城...”高順建議。
“伯平是說叫玄鴞城?”藍田詫異地問。
高順見藍田皺眉,又進言說道:“先生如果擔憂劉將軍介懷,當然也可以換個名字,只是別叫番禺新城就好,您知道這兩個字並不雅...”
藍田搖搖頭,“我月初就已經給姐夫寫信說明,因為不會在這裡建設任何宮殿,所以談不上任何僭越之說,純粹是想在嶺南建一座大城,改變中原人對荒蠻之地的看法,吸引更多的人民來建設這片熱土,這裡將來百姓何止百萬千萬...”
高順來不及震撼百萬千萬,跟著繼續問:“那是由劉將軍賜名?還是...”
“這裡就叫廣州城。”藍田斬釘截鐵。
高順心想倒還貼切,這個廣州城字如其城,簡直是廣大無邊的存在。
藍田很想告訴他這個名字會用到兩千年後,自己只不過替孫權把這個招牌打出來,這個位面江東再沒機會佔領交州,更沒機會把交州改成廣州。
廣州城如火如荼的建設,許多周邊的百姓閒來無事跑來參觀,高順為了提升建設進度,邀這些農閒的人為臨時工,可以正常管三餐飽飯。
古代的徭役相當於納稅,除了不給工錢外、伙食、衣物、勞動工具全要自備,高順這工地既管飽飯還發工具,晚上不願意回家還可住集體工棚,只要在建設的時候捨得賣力不偷懶,就可在工期內持續幹下去。
農閒的時候去工地幹活吃飯,變相節省了自家糧食,想到這麼划算的買賣,許多老百姓自願加入建設,總參建人數很快就突破兩萬,看上去還有繼續增長的架勢。
廣州城開工後,藍田從蒼梧到南海視察工地,看到高順的隊伍愈加的龐大,不得不感嘆這傢伙強悍的組織能力。
十二月初八,藍田又一次來到番禺,夫人呂玲綺與他同行。
呂玲綺出生在幷州,她騎在馬背上馳騁過草原,第一次看到大海震撼又欣喜。
“好美的景色。”呂玲綺自言自語。
藍田扶在呂玲綺的肩上,“咱們先去廣州城看看,晚一些我帶你去海邊撿貝殼。”
“好呀。”呂玲綺輕輕靠在藍田胸膛,那種幸福的感覺直接爬上了頭頂。
高順知道藍田時常會來,所以時刻在碼頭留下了陷陣兵和馬匹,方便藍田過來的時候有腳力代步。
夫妻兩人跨上駿馬,很快就來到廣州城的建設工地,負責治安巡邏的陷陣兵發現了他們,然後緊急去通知統領高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