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百三十七 倒拔垂楊柳?,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西門揚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泉陵學堂的農科學員,其學制通常為半年,學成之後迴歸地方參與農事指導。

有少部分品學兼優的學員會被留下來,作為農科的教員、研究員任用。

藍田事情再忙也沒有放棄農學推廣,他要將自己掌握的現代農學知識,盡全力地傳播給悟性高的研究員。

這些留下的人雖然隸屬學堂,但是卻由藍田直接領導。

鄧艾作為藍田的關門弟子,在泉陵學院主要職責,就是聯絡和管理這群寶貴的農研員。

農研員根據農藥品種、劑量的不同,在試驗田中劃出了十數個區域,分別在取藥噴灑後編號,最後透過禾苗的長勢記錄結果。

最終什麼農藥的藥效最適宜,是不是要再調整劑量,都需要大量的人工觀察和記錄,最後根據資料進行分析選樣。

這個時代沒有科學儀器,只能透過日積月累的肉眼觀察,並非朝夕就能見到結果。

遴選農藥這麼簡單的事,本來交給鄧艾辦就可以,藍田親自來試驗田,就是表明他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農研員們記錄不再用笨重的竹簡,而是配發了泉陵造紙坊生產的粗糙紙張,經過裁剪後作書寫之用。

造紙坊是藍田從交州回零陵後籌建的,當時泉陵學堂的儒科的教員,反應千字文已經教完,如果要繼續教學,就需補充新的教材。

藍田頓時想到了‘半部論語治天下’,他打算給每名學員都配發教材,但是竹簡笨重不利於傳播,於是他決心開始造紙。

造紙雖然不能直接提高生產力,但對各種技術的傳播記錄,特別是儒學的傳播有重大意義。

造紙術在這個時代已經成熟,但都是服務士族與宗室勳貴,由於產量低沒有在世面上普及。

藍田本著能自己造都不求人的想法,他在泉陵軍工作坊附近選地建房,從學堂中挑選相關專業弟子到造紙坊工作,目前產出的紙張僅提供給泉陵學堂。

“給你們配發的紙記本好用嗎?”藍田指著鄧艾懷中的小本問。

鄧艾連忙點頭,“太好用,拿著輕,還記得多...”

藍田召集農研員欣慰地鼓勵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在你們有了便捷的紙記本,一定記得多觀察多記多寫。

大家掌握作物的生長規律後,要大膽的嘗試小心謹慎的求證,無論是防治病蟲害、培育增產的糧種還是嫁接新品種。

將來咱們編撰一本農科全書,你等不但能夠青史留名,而且還可以惠及子孫後代。”

青史留名、著書立說,哪是這些窮出身之人敢想的?但這話出自於藍田之口,他們眼中又滿含希望。

“先生,我們真的可以青史留名嗎?”一個農研員疑惑地問。

藍田十分肯定地說:“當然可以,無論是誰做了貢獻,將來農科全書上必定有他的名字,我向你保證。”

農研員們聽後人人歡喜,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每個人的積極性都高漲。

看著農研員的熱情溢滿試驗田,高順忍不住感慨:“先生把紙張製成書本、製成記錄用的本子,當真比竹簡強萬倍。”

“要是當初《尉繚子》用紙書記載,伯平就不用辛苦推小車給我送...”藍田笑著說。

高順笑著說:“先生說的是,您不是單純為了學堂,就開設造紙坊吧?”

“當然不會,這紙還有大用,以後你就知道其中奧妙。”藍田神秘地說。

高順在臨武縣娶妻生子,藍田看著他和鄧艾想起新鄧莊,自言自語地說:“有一段日子沒去桂陽,也不知小李子他們過得怎麼樣。”

“先生要不要去桂陽巡視一番?”高順追問。

藍田想了想點頭說:“士載你去準備準備,明天跟我一起去桂陽。”

“唯。”鄧艾抱拳應下。

藍田雖然名義上督管荊南四郡軍政,但是對零陵之外的三郡管沒有過分插手。

和各郡守之間也都是普通的上下級關係,只要按統一要求安排農業生產,軍事政治上對劉備絕對忠心即可。

劉備全據荊州之後,替他打江山的元從派、徐州派皆佔據要職,為了平衡荊州士族集團的利益,他在入川時不但帶走黃忠、魏延、霍峻、卓膺等武將,同時還提拔了潘濬、向朗、樊建、尹默等為州郡從事、縣令...

趙雲被任命為留營司馬、掌荊州內事的同時,趙範也被調入江陵任州府閒差。

劉備以義陽人郝普為桂陽太守,以武陵臨沅人廖立為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佬競技場

白真菌

超級醫神

天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