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遊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章 漢中動亂 曹穗:張魯原來是個宗教領袖,曹操:我為女兒種地打天下,山遊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然請教的人就更加多了,基本上有點名聲的婦科醫師還有穩婆都被她“騷擾”過。

當然曹穗也不是土匪,對於付出了真才實學的人家都給予了產權費,更甚至還記錄下他們的名字,若是到時候出書,定然是要把他們名字都加上的。

只不過暫時曹穗沒有告訴他們,但到手的錢財也叫他們心喜。

但這麼熱鬧,曹穗懷孕的事情自然是瞞不住,她本來就沒想要瞞,照常地去少府,只不過曹穗發現,無論是少府還是偶爾去霸府找曹操,遇到的官員都自覺和她保持距離。

她稍微一想就明白,他們怕不是怕她“碰瓷”吧?

倒是識時務。

曹穗到霸府來沒大事,不過是日常的和曹操彙報少府的事宜,還順帶話了幾句家常。

離開的時候曹穗瞟到他桌子上的公文,沒特意去看,密密麻麻的字上面一眼就瞧見漢中動亂的字眼。

回到少府,曹穗才和楊修說起這件事。

“阿父在關注漢中?”

像是打荊州之前就提前好幾年都關注劉表一樣。

楊修:“為何這般問?”

曹穗就把她瞟到的事情說了,“當時沒看清楚,阿父渾身輕鬆,不算擔憂,想必目前也只是關注而已。”

“不過,漢中是指劉璋還是張魯?”

曹穗對於這一塊的地盤不太瞭解,只知道劉璋和張魯分別佔據著益州的南北。

本來就一片不大的地區,還被零散瓜分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可是日後蜀漢的益州。

但哪怕幾百年後還有“蜀道難”一說,更何況是現在的益州,說句“不毛之地”都不是罵它。

天府之國也得人建設。

楊修對於某些時候她提出來的問題充滿無奈,“應當是張魯。”

他解釋道;“能叫父親關注,定然是有所圖。我們不可能越過張魯的地盤朝劉璋發難。”

曹穗看他簡單畫出來的區域劃分,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父親這是還沒放棄對江東用兵啊。”

若是再得益州,就真把孫策和劉備逼到只能往海上跑和同歸於盡二選一的境地了。

“張魯好對付嗎?你知道他是個什麼人?”曹穗對張魯的瞭解不多,只不過這個形式讓她想到了張角。

楊修對這種盤據一方的豪雄自然還是有所瞭解,“張魯乃天師道教祖張道陵之孫,也是天師道第三代天師,盤踞漢中將近二十年。只不過當初起伏橫死,他藉助母親和劉焉的關係在漢中立住腳跟。”

“劉焉死後劉璋繼位,和張魯之間便開始關係不睦。張魯不服驕縱,劉焉也將其母及家眷殺害,張魯更是煽動周圍部落和劉璋抗衡。雙方都奈何不得,將益州分割而治,張魯在漢中以五斗米教教化百姓。”

曹穗聽了倒是意外,張魯的政權是典型的政教合一啊。

雖然和張角沒關係,但確實是個搞宗教的,扯一扯說不定也能搭上邊。

“五斗米教?”曹穗聽說過,但並未深入瞭解過,畢竟每逢作亂,總會冒出來一些教派,“張魯在漢中,應當十分受百姓尊崇吧?”

畢竟是搞宗教的,多多少少都帶著些洗腦狂熱的成分。

楊修點點頭,看著也是頗為頭疼,“張魯的想法…有些天真,可落在百姓身上,那便是一個大同美夢。”

他說起這些也有些頭疼,顯然張魯走的路子和旁人不同,雖說帶著批判,但又不得不承認很難纏。

“張魯地盤的治理政策較為寬鬆,對待犯錯者有三次的寬容機會,而且建立義舌,為來往旅客無償提供行旅食宿,益州許多流民都往他的地盤走。”

曹穗一點都不意外,還覺得張魯的這個政策有點熟悉。

“說是漢中張魯治下統計的人戶便有十萬餘,可見張魯在當地百姓心中的形象。”

曹穗摸著下巴,十萬戶就有點無奈了,一戶人家就算是三口之家也是批很大的人口。

再說登記戶口這事,在這時更是容易遺漏出錯,尤其是益州那地方,往山裡一鑽,不知道得拉出來多少隱戶。

“這樣看來,劉璋很吃虧啊。”

張魯說到底是傳教,劉璋是盤踞一方的軍閥,兩者的手段天差地別,但又都符合各自的情況。

軍閥不狠怎麼統治?

傳教太硬如何走百姓自主路線?

話又說回來,那這般的話,張魯應該不至於太強硬。

“阿父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