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4章 漢王,海上升明帝,木子藍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西邊的青海湖畔,牛羊成群,馬群奔跑,牧民們在入冬前趕著剪羊毛,把多餘的公畜宰殺,甚至是一些小的羔子也直接宰殺掉,到了冬季就算有過冬的牧場,但草料肯定不足,到時公畜、羔子既掉膘還費草料,養上一冬春,可能還不如現在宰殺賣給漢商划算。
這收穫的季節裡,漢地的商人沿著絲綢古路,奔返兩地,川流不息,駱駝、犏牛、犛牛、馱馬,不停的馱運著各式茶鹽、皮毛往返,海晏、白雲、湟源都新設了許多倉庫,以及許多初加工皮子、羊毛、牛毛等的場子。
漢王朱弘槮看到的不是遙遠偏僻的西北邊地,也不是蠻荒兇險,反而是一派繁華的欣欣向榮,勤勞樸實的漢移民,熱情好客的遊牧民,還有忠誠戍邊的將士們。
當然,也有肥美的牛羊肉,結實耐拉回彈好的西寧毛毯、西寧毛呢,犛牛肉乾,青海乾板鰉皇、湟中蠶豆、湟源陳醋等土特產,可是讓他印象深刻的。
“這次叫伱來,也是許久沒見你了,你也已經加冠成年,朕讓你過來,咱爺倆好好處處,也看看這西北風光。”
漢王隱約能猜到皇帝召他來的主要原因,他是今年在北京加冠的,皇帝和太子都不在京,加冠禮由內閣首輔、首席總理大臣文安之,以及皇家大宗正唐王朱聿鍵以及留守監國皇太孫朱振燁一起主持見證的。
皇太子北伐征剿建虜,皇帝在他出徵前,特頒詔書,冊封了皇嫡長孫朱振燁為皇太孫,並讓他代替太子留守北京監國。
才一歲多的皇太孫,立的有些早。
但皇太子出人意料的統兵北伐,皇帝立嫡長孫為皇太孫,留守監國,倒也說的過去。
加冠後的漢王,也就緊接著完成了大婚。
漢王妃是由皇帝早就親自挑選好的,同樣來自天子從龍元勳,乃是原內閣大學士沈宸荃之女,也是寧波人。
不過沈宸荃是文臣,與張煌言相比,職位、家世等倒都差不多,但張煌言在軍方關係也很強,本身現在也是兩廣總督,尤其是皇帝還給太子納的幾位太子嬪,更都是頂級文武功勳。
加冠,大婚。
接著便該考慮授封就藩了。
皇帝諸子中年長的也就太子和漢王,其餘最大的也才七歲,他們授封就藩還早。
關於太子如何授封就藩這個事情,朝廷現在有不少意見,但明顯皇帝早有自己的打算。
直接把漢王召來青海。
“讓你就留在青海建藩就封,你可願意?”
“青海是個好地方,兒臣都聽父皇的安排。”
關於皇子分封之事,朱以海考慮了好幾年了,蒙古、元朝那種分封制度,是有很大缺陷的,必然導致分裂,中央與藩王不出三代肯定就會有叛亂,不利於中央集權一統。
大明立國之初,朱元璋設立的那套宗藩分封制度,主要是分封各地,甚至分封一些在邊塞,有多位塞王,有屏藩中央之意,可也有些權勢過大,尤其是兵權這塊,後來靖難之變也說明了這政策的巨大漏洞風險。
而朱棣自己奪位成功,所以幾乎推翻了朱元璋的分封制度,收回護衛等,直接讓藩王在地方養豬,既限制削奪了藩王們屏藩中央,為國出力的作用,也讓國家財政負擔巨大,尤其是在中原的那些藩王們,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不斷的分封,俸祿壓力大,而且還容易侵佔軍田民田壓迫百姓等。
不過朱以海也看到了朱元璋的養子沐英的沐氏家族鎮守雲南近三百年,帶來的積極正面的作用,雖說到崇禎時,沐氏佔了雲南官面上三分之一的田地,多有不法,是個大土司,但在維持大明朝廷中央權威方面,還是非常積極的。
如何尋找一個平衡點很重要。
他既不希望分封的皇子們將來造反,或是他們的子孫造大明的反,也不願意關在地方養豬。
他也不喜歡唐朝那種把皇子皇孫全關在京城,養在五王院、百孫院那種做法。
思來想去後,朱以海打算讓漢王吃點苦,給他安排個邊疆之地,劃一塊封地,給予一些有限的兵權,主要給他地方監察之權。
入城之後,朱以海帶著漢王看沙盤。
在日月山的南面,也就是黃河龍羊峽一帶的南岸地區,有一個歸德所,在明初洪武年間,設立了河州衛,下有歸德所等,分兵屯田,歸德共有十屯,屯兵都是從江左淮泗地區遷移來的,後來又安置了一些本地土著。
這個歸德,便是後世的貴德了,也包括了尖扎、貴南一帶,主要就集中在龍羊峽黃河南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