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4章 羅剎入侵,海上升明帝,木子藍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年前由海商貝海姆發明的,根據地理學指南這本書完成,但這個地球儀的世界地形既不準確又已過時,印度洋是向東西擴充套件的海洋,特別是非洲海岸,錯誤太多。

到此時,有更多地球儀出現,但劉朝讓人搬進來的卻是一個巨大的地球儀,這上面的四大洲七大洋可準確多了。

特別是上面大明和周邊的,極為精確,秦嶺、崑崙、大別山、五嶺、太行、燕山、陰山,長江黃河等都很精準。

若是跟那副萬曆世界地圖比,更能發現差距極大,尤其是關外地方更大。

而當朱以海又讓劉朝他們搬來一副長城以北直抵西伯利亞北冰洋的沙盤後,文安之、王之仁等全都驚的張大了嘴。

朝鮮、倭國、薩哈林島、海參崴,黑龍江、貝加爾湖,大興安嶺、外興安嶺、白令海峽。

對於這些大臣們來說,這好像是地理大發現一般。

這地球儀和沙盤都是朱以海自己用了幾年時間,一點點的重新繪製草圖,慢慢修改,讓工匠們不斷的製作、改進,最終完成現在的模樣,雖然在朱以海看來,還是太粗糙,不夠精確,但比起萬曆版的世界地圖,那是強太多了,已經能稱為高精。

他手指著沙盤上的貝加爾湖,比萬曆地圖上小的多了。

“這是我漢唐王朝口中的漠北北海,北海東面的這片山脈,也叫大興安山,在其東面還有一個更大的山脈,大興安嶺,古代也叫大鮮卑山。

大興安山的南面,是漠北蒙古的肯特山,從這裡發源了鄂嫩河,鄂嫩河與發源大興安山的昂依得河,匯合後,在下游點又匯合了尼布楚河,便是黑龍江上游的主流石勒喀河,

往下至漠河、雅克薩附近匯入另一大支流額爾古納河,便一路向東南流,最後在中下游匯入江北的另一大支**奇裡江,直入大海,海口附近便是永寧寺所在的奴兒干了,而所注入的海,我華夏唐宋時稱為小海。”

隨著皇帝的手指在那沙盤上指指點點,大臣們也都一下子看的真真切切。

黑龍江居然源起漠北蒙古,最後直入大海。

一頭是北海,一頭是小海。

而其中下游的北面是外興安嶺這一天然山脈屏障,護住的是黑龍江、烏蘇里江、蘇松江下游的一片巨大的三江平原。

就算這裡是北地,極為寒冷,但大家都能從這地形沙盤上,直接感受到這裡絕對是能夠耕種的好地方,平原面積比遼河平原和上三江平原還大的多。

“這羅剎國呢,其實不是外興安嶺以北的流鬼國,但確實是從外興安嶺北面來的。”

朱以海指著地圖上很明顯的一條大河,“這是勒拿河,從北海那裡發源,直入北冰洋,在這條河的中下游,有一座才建了十幾年的城,雅庫茨克。

越過外興安嶺入侵庫倫人的,正是從這裡來的。但這裡的羅剎人,其實是哥薩克。”

一說哥薩克,王之仁馬上道,“哥薩克臣知道,他們不是沙皇俄國的人嗎?據說是一群流民組成的傭兵?”

“差不多吧。”

“可是沙俄不是在最西邊嗎?”

王之仁指著那沙盤上最西邊的位置。

“沙俄以前確實只是在烏拉爾山脈以西,他們以前只是蒙古金帳汗國統治的,後來建立莫斯科公國,後來不斷擴張,早就開始向東擴張,滅掉了烏拉爾山脈以東同樣從金帳汗國裡出來的西伯利亞汗國後,繼續向東擴張。”

“雅庫茨克就是他們在勒拿河流域的中心,他們在此設立要塞,還建了督軍府,派了督軍,在這裡搶掠、徵稅,而他們這幾年頻頻的向南,就是為了搶奪控制黑龍江流域,因為這裡適合耕種糧食,雅庫茨克一帶雖有水運便捷,也有許多皮毛可獲得,但卻終年常凍,無法獲取糧食。”

朱以海告訴大臣們,沙俄人幾年前就已經到達了黑龍江,他們攻擊搶掠索倫人,最後被圍攻,冬天沒糧,便吃人。不僅吃擄來的索倫人,最後連他們哥薩克自己人都吃。

他們九十人被吃掉了四十多人,最後只有一半出海,跑到小海北面海灣,從之前另一支搶掠探險隊留下的營地那裡獲得了些補給,並在那休整半年後,沿著他們的路線從陸路翻山返回了雅庫茨克。

他回去後向督軍稟報了黑龍江的肥沃,獻上了許多地圖,各種蒐集的情報。不過因為前督軍彼得戈洛文調回,而上一支探險隊歷經三年,最後卻吃掉了自己一半人,所以被定罪下獄。

不過新來的督軍弗蘭克茨別科夫得到了黑龍江的詳細情報後,卻是迫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之我是掌門

風中的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