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1章 六汗盟誓,海上升明帝,木子藍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781章
六汗盟誓
對於漠南蒙古諸部。
皇帝趁熱打鐵,這次有漠南十八部來會盟朝貢,這些部先前被清分為兩旗或三旗,也有一些部的王公還帶著些人馬仍跟著滿清北逃。
朱以海把這十八部打散,分成三大部,左翼鄂爾多斯,中路察哈爾,右翼土默特。
鄂爾多斯原來的伊克昭盟七旗,改為河朔都護府,七旗加上其它幾部遷來,改為十二都督府,狼山南北,黃河東西,置河朔都護府和十二都督府,額磷臣冊封為汗,加封為順承親王。
以察哈爾遷至現蘇尼特之地,以大青山北,東及大興安嶺的高原南部,阿布奈為察哈爾汗,蘇尼特、阿巴噶等劃入,設武川都護府,下設十二都督府,阿布奈封順化親王。
而東面赤峰以北,大興安嶺以東,以東土默特右翼的穆固為土默特汗,設興安都護府,封穆固為順義親王,下設十二都督府,喀喇沁、扎魯特、巴林等部分設都督府。
對漠北,是基本上按其現狀劃設都護、都督府,基本上沒什麼變動,但對於漠南蒙古諸部,則是大調整。
按報上來的數字,此時除了繼續跟著滿清的科爾沁等部,以及其它部一部份跟隨的,現在歸附大明的十八部,大約是有十八萬戶左右,科尓沁等未歸附者仍有五萬戶左右。
比如鄂爾多斯七旗,就有四萬多戶,察哈爾部有一萬多戶,歸化城土默特有近萬戶,算下來不到二十萬戶,人口有差不多百萬。
漠北三大部數量少些,也有差不多四十餘萬。
加上漠西衛拉特四部和青海和碩特,以及草原上大量出家的喇嘛,總共兩百多萬蒙古人口。
朱以海把漠南的這近百萬人口,分到三十六個都督府,平均每都督府五千戶。
十八部,每部拆分成左右兩翼,分為兩個都督府,戶數不夠的,就從其它多的部落裡拆出來補,有多的部落就分到其它少的。
透過這麼一番拆分重組,形成了三十六個戶數各五千左右的都督府,實際上兩個都督府為一個部落,組成了一個萬戶。
朱以海還讓各都護都督府按部下人口編成衛所,一個都督府下設一個衛,統兵五千,衛下設千戶所,統兵一千,千戶所下設百戶所,統兵一百。
這些蒙古衛所,分為五番,輪流服役,一個衛,平時一千人為現役,四千人為預備役。不過現役的一千,也只是登記在兵冊上,如果朝廷徵召,需要這些在冊的現役兵接受調令,只少數在役巡界守邊防盜。
蒙古衛所統兵權在蒙古各都府護、都督府,由王公們統領,但衛所兵不得越界,如要出界需要得到朝廷的兵符調令。
王公們握統兵權,朝廷掌調兵權。
這個衛所制,大抵就是讓蒙古部落,每戶出一丁,五丁輪一現役當值,其餘四丁預備。朝廷會派些教官或是長史之類的去衛所任職,不直接掌握統兵權,但可以隨時監視這些蒙古兵。
不過就算在役的也只是在編,不打仗的時候,仍然還是在家放牧,只有打仗了,才會受召集結。
東土默特原兩旗男丁只有四千多,他們組建兩個都督府後,設立兩個衛,下轄十所,但男丁不足,差了六千。
所以就要從人口多的鄂爾多斯等其它部遷一些人口進來,比如喀喇沁。
還有如巴林和扎魯特兩個曾經內喀爾喀五部之一,現在也是很殘,都遠不夠一萬戶,所以就從鄂爾多斯等部拆人過來,蘇尼特這幾年兼併了許多人口,現在就要把多餘的全都遷去不足的部落。
這樣一番整合後,從大部遷去小部的牧民,從此就換上新部落名,跟原來部落沒有任何關係了。
之前韃子把漠南蒙古編為四十九旗,另外還有內屬蒙古八旗歸化土默特,以及外藩察哈爾部等,把原本二十五部分成四十九旗,也是經過了一番人口的調整補充的。
但各旗人口仍然相差不小,並不一樣。
而現在朱以海直接給他們來了個均人口,把原來二十五部四十九旗,加上內屬、外藩旗,全整合為十八部三十六都督府了,每部整合為一個萬戶,一些大的部落因此被遷走了很多人口,實力削弱。
而原來一些小的部落,雖然現在人口大增,也有一萬戶了,但他們分成了左右兩翼兩個都督府不說,而且大量外來部落人口遷入,也使的他們部落不再單純,變的更復雜。
其凝聚力反而可能下降了。
三大都護府,各統六萬戶,但現在又分成了十二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