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7章 安敢欺朕,海上升明帝,木子藍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兒子,河南布政使參政張時夏、提學參議陳廷路,還有按察副使範近思,都是他們的學生,也都是河南人,他們甚至還聯姻有親。

這些人在河南罷考這件事上,你敢說他們沒有謀劃串連?你敢說丁啟相、範遜沒得到他們的指使?

這些人公然對抗朝廷,豈能容忍?”

吳易堅持,“陛下,他們雖聯絡有親,甚至鬧事者是他們子弟,但也不能說是他們指使,沒有證據也只能說是管教不力。”

皇帝冷眼望著吳易。

“你想要證據?難道他們利用所謂的盟社,結黨營私,入則為官,出則為紳,干預朝廷和地方政策,維護其私利,想要重新獲得免稅特權,還要兼併侵佔田地?

吳先生請注意伱的立場!”

皇帝的話讓吳易惶恐不已,“朕不是萬曆也不是崇禎,絕不允許朝中再出什麼東林黨在朝復社在野,干涉國家朝政這樣的事情發生,也不可能再給他們恢復免稅特權,官紳一體納糧是朕起兵光復天下的基本國策,禁止結盟立社禁結黨營私也是基本國策。”

皇帝在提醒吳易,丁啟相是不是受丁魁楚和丁啟睿丁啟光兄弟授意破壞科舉考試並不重要,鄭三俊侯恂侯方域等人有沒有參與謀劃也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他們在事情發生後做了什麼。

丁啟睿等公然維護自己堂兄弟和那些考生,甚至開始攻擊朝廷遷移士族入京畿的政策,而鄭三俊、侯恂等更是借題發揮,對士紳一體納糧這條基本國策發動攻擊,甚至還提出要恢復士紳優免政策,繼而攻擊正在準備推行的官紳一體當差的政策。

這是一次部份士族地主們的反攻倒算,想要讓朝廷倒檔回到崇禎上吊以前的制度,想要繼續維持他們的特權利益,繼續當上控制朝堂政策,下控制田地庶民,甚至還插手壟斷工商,形成特殊的明代士族領主階層。

他們還想恢復以前隨便結盟立社,隨便發公揭寫大報攻擊朝政,甚至隨便出書出報批評時政批評朝廷的那種超然地位。

這種情況如何可能?

朱以海起兵之初,就防著這些人,所以他一面收攏朝廷原官吏和招撫錄用地方士紳,但同時更倚重的是他一手建立的御營,御營將士成份複雜,各行業各階層都有,在他的全力扶持下,武勳階層加上官僚士紳中的從龍派,也算是撕裂了原來計程車紳階層。

正是有這些人,才能真的打破原來的那套僵壞的舊體制。

現在大明光復,有些人覺得自己又可以了,開始一次次的試探皇帝,上次陳子龍和左光先事件,皇帝沒擴大化,甚至有意大事化小,結果這些人不知收斂,反而越發膽子大。

如今他西巡在外,他們居然搞這般起勢,這是想裹脅年輕太子,還是打倒留守內閣?

皇帝現在不管是遷移士族入京畿,還是之前的一體納糧,清田限田等等,都是在分化士族地主,扶起一批新貴打壓一批舊閥,這樣的清洗本身也是為了增強控制力,也是想集權的關鍵。

皇帝一直比較小心的在做,之前在內外夾擊下,那些朝不保夕計程車族官僚們倒也不怎麼敢鬧騰,現在開始鬧了,一次比一次大,說到底也還是不甘心。

對朱以海來說,誰跳的歡那就幹誰,尤其是那些站錯隊的,他打壓起來絕對不會客氣。

丁魁楚這一家子,本就是失敗者,結果現在還敢跳這麼歡,太子敢拿他們開刀,朱以海雙手贊成,他才不管什麼證不證據。

皇帝一句結黨營私,欺君罔上,百死都莫贖。

這就跟朱元璋開國後搞的那些大案一樣,那些案子只是引線,而不是真正的原因,皇帝只是藉機清洗,達到結果而已。

吳易還在這跟皇帝要證據,這不是搞不清狀況嗎?

要什麼證據?他們如此這般攻擊皇帝的基本國策,皇帝要處置他們還不夠嗎?

“範遜、丁文相立即處死,不須秋後,其餘參與罷考鬧事的,革除功名,永遠不得再參與科舉考試,既然他們不願意去京畿,那就全都遷移來甘肅戍邊屯墾。”

“其餘沒參與鬧事的考生,給他們補考。”

“丁魁楚、丁啟睿、丁啟光、侯恂、鄭三俊、侯方域、張時夏、陳廷路、範近思皆斬,其家族三代有功名、官爵者全部除籍為民,財產充公,全族流放甘肅安西府。”

朱以海的處置非常狠,從所未有的嚴厲,以前如陳子龍、左光先也頂多是流放,更早的一些官員,更多隻是革職、降級,或罰俸等。而現在一次比一次嚴厲,從貶官到革職,再到除籍流放,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之我是掌門

風中的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