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6章 氣魄決心,海上升明帝,木子藍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筆皇糧,朱以海派人去收,不需要他們自己交糧運輸,也不再額外收什麼損耗。

之前有人提議重徵三餉,朱以海拒絕了。

明末的三餉,一加再加,遼餉每畝一分二厘銀,後又徵練餉,每畝加一分,還有剿餉,三餉徵罷不定,對百姓負擔極重。

按明末的糧價算,這每畝幾分銀的餉,其實也有十來斤糧了。

最重要的是,三餉設計的是按畝加派,但實際上最後士紳官僚地主們,佔地最多,卻把自己該交的那份轉移到百姓頭上,於是百姓實際交的就不是那十來斤,甚至官吏還趁機層層盤剝壓榨,導致無數百姓破產逃亡,農民大起義也就開始了。

朱以海現在弄個皇糧專門徵宗室的稅賦,按畝徵收,本質上跟三餉加派也差不多,只是換個名頭,但因為徵收有特定物件,所以又顯得很特殊。

只要是還在大明統治區內的宗藩名下的土地,都要先收一半,然後每畝徵一斗二升,管你是親王還是中尉。

“從本監國名下的田莊開始清量登記並徵收,名下田產一半入內府。剩下一半每畝徵一斗二升,就是入內府的這些田,也要每畝徵一斗二升。”

朱以海的話一次又一次的震驚著徐石麒。

這都沒收土地到自己頭上,徵糧到自己頭上了,魯王這麼狠?

“如果大明朝都亡了,大明朱家的這些皇族,又豈還能存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所以這個時候連這些都想不明白,那也不配再姓朱。誰若是要反對,那孤也不介意將他們開除出皇家族譜,他們想姓什麼姓什麼去,但要把朝廷給他們的爵位、田地、財產等都收回。”

徐石麒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了。

覺得步子有些大,但大明都到這份上了,監國說的也有道理。

大明若是都沒了,你還能在大清繼續當王爺不成?

再一個,這個皇糧也只是徵對宗藩,並沒有涉及到其它士紳百姓們,牽扯沒那麼廣,反對的應當不多。

“我大明傳承近三百載,宗室諸國代代傳承,如今也是數十萬人口,爵位世襲,導致負擔太大了。我覺得應當改一下,爵位不再是世襲罔替,而是除太祖所欽封諸親王可世襲相替外,其餘親王及以下爵,當世降一等。”

“親王降至鎮國將軍不再降,郡王降至輔國將軍不再降。”

“其餘降至奉國中尉後,再降就授散勳十二等,散勳十二等後再降,就為世襲武職五等。”

勳官十二等,左右柱國、柱國、上護軍、護軍然後到雲騎尉、武騎尉。

一路降到武騎尉最低後,再降則授世襲武職五等,從指揮使到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再千戶、百戶。

這一路下來,八級世爵、十二級世勳、五級世職,總共二十五級,傳二十五代,這都得五六百年了,大明肯定也早沒了。

但是與原來八級爵世襲罔替,最低到奉國中尉不再降的最大區別是,是要把龐大的宗室人口的整個爵位降低,或者說是把負擔降低。

如一個親王年祿一萬石,但一個奉國中尉才二百石,相差八級,但俸祿相差五十倍。如果代降,那就是幾何式下降。

太祖朱元璋分封二十四子就藩,還有一個侄孫,共二十五藩,到此時,還傳承的有十四藩,除靖江王外,還有秦、晉、周、楚、魯、蜀、代、肅、慶、岷、韓、沈、唐十三藩。

朱以海如果只以這十三藩為****,那以後大明就只有十三個世襲罔替的親王,不會再增加。

其餘皇帝的封子封親王,再傳就是郡王了。

親王少了,郡王自然也會減少,以此遞減,就算宗室數量仍不斷繁衍增加,但整個爵位降低,這開支就減少。

假如在八等爵下面再增加十二世勳五世職,待遇再大幅度降低,則負擔更輕。

就比如現在幾十萬宗室,最低也是奉國中尉,最少也二百石,哪怕折色,依然負擔巨大,但如果變成二十五等了,最低是個世職百戶,假如奉國中尉最低二百石,那十二等勳,最高也只百石,最低武騎尉可能就只幾十石。

再往下五等世職,最高几十石,那最低可能就幾石。

從二百到二石,這就是天差地別。

這其實是朱以海借鑑八旗的丁糧制度,滿清入關後,幾十萬旗人都有丁糧養著,什麼都不幹也有份鐵桿莊稼。

朱以海其實也想直接一步到胃,八等爵降等承襲,最後直接就降為庶民,但也得考慮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所以慢慢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成為大廚神

庚三金

戲精的誕生

燃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