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章 鑄幣稅,海上升明帝,木子藍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私鑄商人會把好錢回收融化改鑄私錢。

而如果朝廷鑄的錢,用料太足,本身價值超過幣值,那就會出現不法商人把銅錢融化去鑄銅器獲利的事情。

如何尋找一個平衡,就顯得十分難得。

所以歷朝不斷的發行新銅錢,其成色用料配比都是不同的,就是為了在中間尋找一個平衡,比如大明以白銀充當本位,朝廷就得根據市價,不斷的調整銅錢的比例,以此來達到一個相對的兌換比例。

比如現在崇禎通寶太不值銀子,那就得加大他的用銅料,甚至提升重量等,以此讓銅錢增值漲價,最終達到想要的比例,比如說一兩銀子一千錢。

但現在大明崩成這樣,誰還顧的上這貨幣的事。

朝廷乾脆自己也不待見銅錢,徵稅等都用銀子,偶爾也印些寶鈔來坑人,但寶鈔這種東西早沒信用了,拿來發軍餉抵官俸,不過是讓人恨牙癢癢而已。

鑄錢幣本來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的,管理得當,這裡面就是一筆財收。而如果朝廷穩定,有良好的信用,甚至可以發行鈔票,用少量準備金發行更多的鈔票,這裡面利益更大。

可惜大明的皇帝們目光短淺,寶鈔在洪武年間就玩的不值錢了,更別說其它。連銅錢都讓他們玩崩了,白白損失了好大一筆鑄幣稅。

朱以海瞧著那些洋銀,又要來了不少銅錢,有嘉靖錢,有萬曆錢,也有輕薄易碎的崇禎錢,更有不少仿製私鑄錢。

貨幣混亂,既影響工商民生,還白白損失了大筆財政收入,不由的心疼起來。

“虞卿,現在朝廷有沒有能力鑄造新銅錢?”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皇帝鑄一個年號錢,也實屬正常操作,虞大復倒沒多想,“當然可以,不過如今戰亂,銅料緊缺,工人也流失的多,鑄錢不易,而且成本高,私鑄又多,幾無利潤,甚至得虧錢。”

朱以海點了點頭。

回去後,他便仔細思考起貨幣的這件事來,大明到現在早離不開銀子了,白銀本位不可改變,但現在的這套幣制確實太過混亂。

他想重新整理貨幣體系,最好是白銀銅錢一起搞,搞好了既有助工商和民生,還能從中得到豐厚鑄幣稅,豈不好?

他首先想到的,是仿銀洋鑄銀幣,規定面額幣值,按面額交易,而不是再要複雜的鑑定成色升降水稱量甚至剪下使用。

如果能夠流通銀幣,鑄銀幣就跟鑄銅錢一樣,這裡面是可以調整成色、面值,是有利可圖的。

只要不一上來就搞的太誇張過份,那麼應當是能得到接受的。

本來現在民間也有一些商人開始使用自制銀餅,製造精良,有獨家防偽等印記,每個價值紋銀五錢,方便交易,不用再剪碎稱量驗色等,主要是內部流通。

朱以海如果直接按洋人的銀洋那樣製造,比如一枚面值一兩紋銀,重一兩,但實際可以再添些銅等,比如跟袁大頭一樣含銀八八七,銅一一三,使的銀元更堅固耐磨損等,又能恰當的留些鑄幣之利。

規定銀元的價值就是十足紋銀一兩,這樣銀元實際成色就是降水二四,與寶銀升水二四恰相反,是降水二四,即一百兩銀元實際含銀九五兩二,五十兩則實際折紋銀四十七兩六。

這銀元一百兩裡少四兩八,在實際使用時不降水,就是規定他雖含銀折紋銀才九十五兩二,但他就當紋銀一百兩用,這四兩八,就是包括銅料、工錢等在內的鑄銀幣毛利,

肯定有不少利。

只要朱以海宣佈銀元可以無限兌換紋銀,那麼他的信用是能起來的,只要大家接受了,流通大了,這利潤也就到手了。

然後根據這大明銀元為本位錨定,擬定新銅錢的材料、成份,比如大明之前的銅錢有用黃銅,也有用紅銅的,然後加鉛。

鑄出黃銅錢和紅銅錢。

但是後來歷史上韃子就增加了錫在裡面,讓黃銅錢變成了青銅錢,這種銅鉛錫合鑄的錢,如果再融化後,是造不成銅器的,這避免銅錢被毀壞鑄器。

按材料成本,適當的調整銅鉛錫成色,最後再算好人工等成本,再留下一定的鑄幣利潤,那麼理論上完全可以做到一千文銅錢兌一兩銀子的。

從五千五百錢兌一兩銀子,或嘉靖金背銅錢兩千四百文兌換一兩,變成一千錢兌一兩銀子,新銅錢肯定得用料更足,錢更值錢,就可能引來大量私鑄,就算加入錫防毀壞鑄器,但私鑄會是個問題。

當然,只要把這裡面的利潤空間留到恰到好處,再加大打擊力度,也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成為大廚神

庚三金

戲精的誕生

燃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