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1章 華山召見,海上升明帝,木子藍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姚啟聖再次向皇帝表明,願捐銀二十萬兩助軍。
“你願任武職還是文職?”
“臣願為文職。”
“朕給你兩個選擇,一在朝中六部做個主事,或者直接外放個大縣知縣,你願選哪個?”
“你也不要嫌棄官卑職輕,朕開科取士,一甲進士直接授翰林院編修等,其餘朝考優秀者選庶吉士,在翰林院學習三年,然後授官。
而未過朝考之新科進士,二甲進士留京在各部學習三年,然後按成績表現授職,一般也就是主事。三甲進士則要到各省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學習行走三年,三年後表現良好者,方授知縣。
且三年行走學習後,能授主事、知縣者,也僅得三成左右,餘下七成,就得從主簿、縣丞,甚至是教諭,中書、司務、典簿等。
紹天朝開科取士錄取的進士數量較多,雖然現在官缺多,但朱以海並不會隨便就授給新科進士們知縣、主事這些職務,都得先在部院或是省裡藩臬先行走學習三年,然後按表現授職。
最優秀的三成左右,會授予部院主事、地方知縣這樣的七品職,但更多的則是要授八品甚至九品這樣的官職,甚至有些可能會被直接淘汰,不能實授。
“臣願外放一縣,腳踏實地做些實事。”
這個回答讓朱以海很是滿意,而且他也看出這人確實是有能力的,所以道,“既然如此,那朕便授你為濟南府歷城縣知縣,正七品。”
歷城縣是濟南府附郭知縣,濟南既是省城又是府城,還是縣城,一城裡有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知縣等同治一城,這樣的知縣其實是最考驗能力的。
所謂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
說白點,縣令不好當,基層不好乾,這省市駐地的基層官更不好當。
不過若是有能力,也容易出政績,畢竟高官、市長眼皮底下,乾的好都看的見。
授姚啟聖歷城知縣,既是對他的賞識,也是對他的考驗,特別是現在濟南城剛經歷戰火,如今還是座空城呢,他得招撫百姓,恢復秩序等等。
“臣謝陛下恩賞。”
“你可願意?”
“臣不勝榮幸感激。”
“可有信心做好這附郭省城的歷城知縣?”
“臣願意一試。”
“既然你這麼有信心,那朕便給你這個機會,你進獻的這二十萬兩銀子,朕收了。”
“便特拔給山東撫民賑濟,恢復生產,給巡撫十萬,布政使、按察使,還有三個分巡各一萬,濟南府給一萬,章丘、歷城兩縣,各一萬。”
姚啟聖獻銀二十萬兩,朱以海直接就拔了十八萬兩給山東各級衙門安民賑濟,剩下兩萬,拔給御營。
朱以海安排好後,還特意跟兩人閒聊了會,甚至問起姚啟聖怎麼用三年賺了二十萬兩銀子。
結果他倒也沒隱瞞,其實就是搞走私,他老家畢竟紹興,現在那邊工商興盛又開海貿,所以這三年,他就從北邊走私牛馬南下,有時也販人參過去,再從南邊販茶販酒販煙北上。
有時也販鹽。
都是暗裡走私買賣,只要打點到位,這一船船的私貨,利潤驚人。
特別是人參、菸絲,暴利。
販馬也挺賺銀子的。
他用三年時間,就賺了幾十萬兩銀子,確實是個經商的人才,不過這也不算稀奇,畢竟本質上就是搞人脈網嘛,鹽商之類的都是靠這種模式賺錢的,動盪之時,更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你這買賣,以後可以交給你家裡人去做,你還是把心思都放到如何做好歷城知縣上,朕給你三年時間,好好幹出一番成績來。朕甚至可以在此給你個承諾,若是你能用三年時間,把歷城知縣幹出一番漂亮成績來,朕到時特旨晉升你為濟南知府!”
知縣升知府,正常情況下不可能的事情,頂多升個知州。
知縣晉升,例升六部主事、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經歷、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中書科中書、通政司經歷、通政司知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散州知州、鹽運司運副、外府通判。
不過實際上嘛,知縣很難升京官,主要還是在地方系統裡調動。
而鹽運漕運河道等衙門向來被稱為肥水多的衙門,所以一般也調不進去,所以基本上知縣只能升散州知州了。
而紹天朝直接取消了州這個級別,直隸州一般是並縣設府,散州直接改縣或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