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章 杭城世家迎收復,海上升明帝,木子藍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大早。
杭州城東西橫河橋許家的許範學便精神抖擻的沐浴更衣,他對著鏡子瞧著腦袋上被剪斷的辮髮,忍不住皺眉,暗罵了一句該死的賊。
“辮子呢,還沒弄好嗎?”
許範學忍不住催促,下人趕緊進來回應,“已經備好了,老爺。”
“那還不趕緊給我接上。”
兩名心靈手巧的婢女趕緊端了托盤進來,上面擺著好幾條烏黑油亮的髮辮。當初博洛入城,他第一時間剃髮留辮,可明軍打進來,他又被迫把辮子剪了,如今清軍又收復杭州,這剪去的辮子卻無法再立馬長出來。
倉促間,只好把辮子接上,嫌以前留存的髮辮不好,他還把家中幾個婢女烏黑油亮的頭髮給讓剪下來自己用。
“老爺,您挑一個。”
許範學便選了條烏黑油亮的,侍女開始為他接假辮子,其實杭州不少士紳們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原來剪下來藏起的辮子釘在帽子後,戴上帽子,腦後自然也就有條辮子了,但許範學覺得這樣不配他的身份。
橫河橋許家,那可是號稱杭州四大家族之一,也是流傳數百年的八大姓之一。
能被稱為四大家族,這可不僅是人口多、房屋多、院落廣或者產業巨,這些只是基本的條件,最重要的是得在社會上有良好名聲,得有很高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在當地舉足輕重,是那種跺跺腳都能震幾下的。
否則不僅成為了望族,連世家大族這名頭都配不上。
許家統統滿足這些條件,西橫河許家,因居住城東的西橫河橋而得名,系出富春,最早以茶為業,到此時,許家大宅寬達六十餘米,深約八十餘米,有七進二層樓房百間,大小天井十二方,住有八房,族人一百多。
是杭州城東最豪盛的家族,而若是把家族在兩京各省任官、經商的族人也計算在內,家族總人口超過五百。
許範學一把年紀了,自己只是個舉人出身,但他生了七個兒子,卻有三個是進士四個是舉人,可謂名動江南。
而在兒子這一輩中,家族共有二十九名男丁,一共出了十六名秀才,十一名舉人和五個進士,五個進士還都入了翰林。
所以在杭州,許家有七子登科和五鳳齊飛兩座牌坊立在府前街上。
在浙江考場上,甚至有無許不開榜的說法。
許範學的祖父還曾任過巡撫,一省大員,他的父親也曾在江西做到布政使。
許家門外臨河,平常都停滿船隻,被人稱為百鳥朝鳳。
“給親家下貼沒?”
許範學的親家是頭髮巷丁家的家主丁國恩,論起來,丁家可比許家名聲更顯,家世更赫,世系源出山東濟陽,後遷河北,再遷浙江紹興,然後一支遷入杭州。
許家最大產業是茶葉,而丁家最大產業是布業。
丁家定居田家園北頭髮巷梅東里,經營布業兼營其它,善於資財,成為杭州首富,家宅逐漸擴充套件,佔地百畝。
丁家祖上北宋時丁顗,據說是好讀之人,曾藏書八千卷,丁國恩仰慕先祖,於是斥巨資在梅東里修建起一座藏書樓,請錢三賓題匾八千卷樓,實藏書八萬卷不止。
裡面有大量珍貴的宋版元版等真版初版,不少傳世名家的書畫真跡。
丁家在戰前是杭州最大的絲綢、紡織業巨賈,與許家更是世代聯姻。
管家站在一邊稟報,“雙陳巷高家、狀元弄鄭家、嶽官巷吳家,還有木場巷的葉家,柴木巷的萬家,以及金洞橋徐家、東山弄鍾家、元寶街朱家、駱駝橋王家、崔家巷楊家等,杭城最有名望的十二大家族,都已發請貼,也都回復說會親來拜訪。”
許範學瞧著腦後接上的油亮髮辮,總覺得有幾分不太真切,這又粗又黑亮的髮辮很沉,跟他那個乾枯的小腦袋不匹配,特別是他那滿頭花白頭髮不相襯。
可他晃了幾晃,卻沒打算換,顯眼也挺好。
“賊逆倉惶,官軍入城,杭州也終於要恢復安寧,這段時間大家也都是受苦了,我們四大家族八大姓做為杭州名望,如今當然得站出來協助督撫安定城市,恢復工商,咱們當仁不讓啊。”
管家也道,“那些偽逆實是亂來,搞什麼官紳一體納糧,還追繳欠繳、虧空,還要徵厘金、商稅,這哪有這種事,這不是搶劫嗎?幸好他們倒行逆施站不住腳,如今倉惶逃去,自是要上書督撫,請求廢除這些亂政的。”
許範學咳嗽兩聲,一名侍女立即明白意思。
“老爺是要吃棗了嗎,奴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