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楫中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群英薈萃,諸天:從埋葬大清開始,擊楫中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輕人驚訝的放下野豬肉,拱手道:“世子爺如何認識在下這山野閒人?”

李原神秘一笑:“李兄乃賢良之後,在下慕名已久,一直鏗緣一面,甚為遺憾!”

李西華道:“看來世子是真知道我了,在下並沒有在江湖上走動,你是如何知曉的?”

李原道:“無意中聽說的,李兄不必多慮。”

李西華點點頭,他雖然很少在江湖上走動,但不代表沒有任何人際圈子,總有些人認識自己,傳到世子爺耳中不足為奇。

幾人聲音都壓的低,吳應熊一幫人吃喝嘈雜,倒也沒聽清說什麼。

李原道:“那李兄又是如何認識在下的呢?”

李西華道:“我只聽過世子誅殺韃虜的美名,但沒有見過。不過這幾位天地會的好漢,卻是認識的。又見世子相貌堂堂,人才無雙,被簇擁在中間,想來世上也沒有別人了。”

“見微知著,佩服!”

李原一一介紹馮錫範等人,又說道:“李兄乃是李巖和紅娘子兩位前輩之子,文韜武略,無一不精,是天下少有的少年英才,你們不可怠慢。”

他這話倒不是完全吹捧,如果沒有自己橫空出世,年輕一輩中,絕無人能出李西華之右。

眾人知道李巖和紅娘子的名聲,雖是李闖麾下,但忠直賢德,豪爽俠義,愛民如子,因不滿李闖在bj城的種種惡行,從而不為李闖所喜,後被牛金星誣陷而死。

至於李西華本人是不是文韜武略,眾人將信將疑,武功肯定是不差的,但文韜嘛,還有待驗證。

李原口稱其英才,眾人也只以為是客套話。

李西華和眾人一一見禮,舉止從容,談吐得體,雖是書生打扮,但豪爽灑脫而不迂腐,很對大家胃口。

李原和李西華聊得很是投契,大有相見恨晚之感,當即便招攬道:“天下板蕩,正是仁人志士奮起的時候。李兄文武全才,隱逸山林實在可惜。在下有志驅除韃虜,正渴望豪傑之士共襄盛舉。李兄可願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李西華慨然道:“世子是蓋世英雄,臺灣是漢人最後淨土,若要驅除韃虜,一掃胡馬腥羶,舍世子其誰?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在下名微才薄,蒙世子看重,敢不赴湯蹈火以為前驅?”

說著起身就是一拜。

李原心下歡喜,笑道:“你我兄弟相稱,不必多禮。”

李西華堅持道:“禮不可廢。世子禮賢下士,臣下銘感五內,不過君臣名分既定,不可不守禮而行。”

李原遂不再堅持,坦然受了一禮,定下了君臣名分。

這是他親自收攬的第一個人才,算是嫡系心腹,心中比較看重。

李西華文武兼資,忠義豪爽,現在只是缺些歷練,好生培養一下,就是下一個陳近南。

這樣的人才,放眼江湖,可是不多見的,遇上了,肯定要想辦法招攬,這比一般的武林高手更有價值。

而且此人對明朝沒有任何眷戀,等以後趕走了韃子,涉及到鄭家和朱家正統之爭的時候,他不會有任何猶豫。

李原心中感嘆,在江湖上混,有個好名聲的確很重要。

比如陳近南,走到哪裡都受人敬重。

再如宋江,許多好漢聽到他名字納頭便拜。

自己如今一舉成名天下知,名頭比宋江響亮多了,如今也看到好處了,李西華也差不多是納頭便拜。

要不然的話,單憑一個延平世子的身份,想要收服對方,可沒那麼容易。

李原當下略帶考較的問計:“韃子內亂,天下群雄並起。漢軍之中,我臺灣是一方,吳三桂是一方,耿精忠,尚可喜等也是一方諸侯,李兄以為天下形勢如何?”

李西華笑道:“所謂連弱抗強,遠交近攻。目前韃子仍然勢大,咱們可暫時和吳三桂齊頭並進,切不可彼此交攻,讓韃子緩過氣來。”

李原不動聲色,但群豪多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吳三桂可比韃子可恨多了,有機會自然先滅吳三桂,然後再大舉北伐。

此時聽李西華竟然有聯合吳三桂的意思,頓時一個個目露不悅。

馮錫範本就不滿世子對一個年紀輕輕的後生如此看重,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哼道:“吳三桂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我等若與其同流合汙,豈不受天下人唾罵?”

李西華淡淡道:“彼此不交攻,不意味著同流合汙,只是各有目標而已。三藩都是大漢奸,可一個個的剷除。耿精忠鎮福建,自然要第一個除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逝

民間低手

南風知我意

酒暖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