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京兆杜氏被滅門
九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6章 京兆杜氏被滅門,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九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寶十一年,正值金秋時節,九月三日這一天,陽光灑落在古老而繁華的長安城中,然而這座城市以及整個大唐帝國,卻被一起事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從不良府監牢中脫身的京兆杜氏,一夜之間,竟遭遇了慘絕人寰的滅門之災,上千條鮮活的生命變成了屍體。
杜氏家族中的所有嫡系成年男子,無一人能夠倖免於難,全都命歸黃泉,其狀之慘烈,讓人不寒而慄。
訊息一經傳出,猶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層浪。
大理寺、刑部、不良府、京兆府等各大權力機構聞風而動,紛紛介入到這起案件的調查之中。
隨著調查的深入,種種確鑿無疑的證據如同泰山壓卵般堆積起來,矛頭直直地指向了那位已被京兆杜氏逐出家門的前任族主杜綰及其子。
而杜綰和其子杜黃裳、等一家人神秘失蹤。
一時間,長安城內外議論紛紛。
但無數的門閥世家、達官顯貴和位高權重的官員們,聽聞此事後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急於將真正的兇手繩之以法,而是不約而同地將貪婪的目光投向了京兆杜氏遺留下來的鉅額家業。
這些財富包括廣袤無垠的田產、雕樑畫棟的房產、生意興隆的商行、眾多勤勞的佃戶、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以及數不盡的糧食。
面對如此誘人的財富,各方勢力蠢蠢欲動,皆想分一杯羹。
於是乎,一場明爭暗鬥就此拉開帷幕。
那些平日裡道貌岸然的權貴們,此刻也顧不得體面,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或威逼利誘,或暗中勾結,妄圖將京兆杜氏的產業納入自己囊中。
然而,正當他們絞盡腦汁、機關算盡之時,卻驚愕地發現,原本屬於京兆杜氏的田產、房產、商行、佃戶、金銀錢財、糧食絲綢等等,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悄然易主。
所有權貴豪門、高官以及那些顯赫的世家門閥們得知這一驚人訊息後,他們無一不是在極度震驚之下,內心充滿了不甘與憤恨。
於是乎,這些人紛紛調遣手下得力干將去追查此事,然而令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經過一番探查之後,竟然驚愕地發現將近半數的產業已然悄然落入了天工之城和不良府的掌控之中。
而剩下的另外一半產業則變成了皇家的產業。
如此一來,整整一半的產業都毫無疑問地成為了那位高高在上的聖人李隆基所擁有之物。
所有人都知道,天工之城和裴徽本是最大的受害者。
要知道,天工之城價值高達三十萬貫的精美琉璃製品、神肥皂以及炒茶全都被席捲一空!
不僅如此,就連各類製作坊也未能倖免,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再說裴徽統領的不良府,原本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經營,好不容易才招募並訓練出了眾多人手,眼看著實力日益壯大。但在京兆杜氏暗中操縱之下,不良府遭到了旅賁軍車奉都尉張達能親自率領的大批人馬的圍攻截殺,損失了五百不良人。
因此,裴徽以及天工之城成功地獲取了京兆杜氏整整一半的龐大產業,這般結果倒也能算作某種程度上的補償吧!
只是,那些個高高在上的各個世家大族門閥、財大氣粗的豪族權貴,還有位高權重的高官宗室們,心中卻是被不甘和羨慕嫉妒恨填得滿滿當當。
不過,即便他們心裡再怎麼不情願,可從道理上來說,也只能萬般無奈地選擇接受這個既定事實。
可是呢,當李隆基這位大唐天子竟然也毫不手軟地拿下了京兆杜氏另一半的鉅額資產時,眾人雖然嘴上不敢說什麼怨言,但心裡頭早就炸開了鍋,憤怒的火焰熊熊燃燒著。
而且,各種陰謀論調就如同瘟疫一般迅速擴散開來,愈演愈烈。
很多世家門閥已經認定,這所有的一切統統都是李隆基精心策劃的一場巨大陰謀,而他這麼做的唯一目的,毫無疑問就是垂涎於京兆杜氏那令人眼紅心跳的家財罷了。
因此,這件事情所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其影響力之深遠實在是難以估量。
這不,眾多的世家門閥都覺得這是李隆基即將向他們開刀的不祥預兆,特別是位於河北地區的那些世家大族門閥以及當地的地方豪族們,更是對此深信不疑。
畢竟,自從李隆基登基稱帝以來,對於河北地區的世家門閥和那些囂張跋扈的豪族權貴們採取的打壓手段,可以說是毫不留情、竭盡全力啊!
於是乎,在經過一番暗地裡的相互勾結串聯之後,這幫心懷鬼胎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