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李太白的疑惑
九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7章 李太白的疑惑,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九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暫且先不去說那些久遠的例子,僅看本朝聲名顯赫的唐太宗李世民,他當年不也是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透過果敢決絕的行動剷除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後,才成功地登上了那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嗎?
還有那位堪稱傳奇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她更是以女子之身排除萬難,經過一系列精心謀劃的權謀鬥爭,最終成為了天下共主。
再瞧瞧當今聖上李隆基,同樣也是經歷了兩次政變,甚至還平定過韋后之亂,方才坐穩了江山。
想到這些,李太白的心中頓時像是掀起了驚濤駭浪一般,無數個念頭在腦海裡飛速旋轉。
他的神情變得異常激動,整個人就好似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熾熱的岩漿正在他體內奔騰湧動。
他那雙深邃的眼眸緊緊地凝視著眼前的裴徽,似乎想要直接穿透對方的雙眼,從而窺探到他深藏於心底的那個隱秘世界。
但他同時又竭盡全力地抑制住那猶如潮水一般鋪天蓋地、洶湧澎湃而來想要說的話語。
特別是他在拼命地壓抑著內心深處那即將沸騰到的激動情緒,生怕這股情緒一旦失控。
於是,他咬緊牙關,用盡全身力氣讓自己看起來平靜如水,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然後才緩緩開口,繼續問道:“不知大帥此次想要收服的另外一人究竟是誰呢?難不成會是那名聲在外的杜綰不成?此人當年一屆科考中高中狀元,想來是有大才在身的。”
聽到這話,裴徽輕輕地搖了搖頭,微微一笑,淡淡說道:“並非杜綰,而是杜綰的那位年僅十六歲的兒子——杜黃裳。”
“杜黃裳?”李太白聞言不禁一愣,臉上瞬間浮現出一片茫然之色,整個人彷彿突然之間迷失在了茫茫大霧之中,找不到方向。
他皺起眉頭,開始在自己的記憶深處仔細搜尋關於這個名叫杜黃裳的少年相關資訊。
但無論怎麼努力回想,都未曾聽聞過此人的任何才名和事蹟。
不過,這些日子以來,他一直跟隨著裴徽左右,親眼目睹了太多次裴徽那深不可測、令人難以捉摸的舉動。
因此,此時此刻,儘管對杜黃裳一無所知,但他仍然在心裡暗暗思忖道,這個名叫杜黃裳的年輕人想必一定有著非同凡響的過人之處,只是尚未被世人所察覺罷了。
但他禁不住又有些好奇,裴徽又是從何處瞭解到這個杜黃裳擁有大才在身的。
“哦?太白兄可曾聽聞嚴武此人?”裴徽突然開口發問,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捉摸的意味。
李太白微微一怔,似乎沒想到裴徽會提及這個名字,但很快便恢復了常態,稍稍遲疑後回答道:“嚴武……此子手段狠辣,行事風格頗為獨特,常常做出一些令人驚歎之事,因此倒也算是略有耳聞。”
聽到李太白如此評價,裴徽的好奇心被瞬間點燃,他迫不及待地追問起來:“太白兄快快與本帥詳細講講這位嚴武是如何行事獨特的!”
其實,裴徽也是剛剛才從自己前世所閱讀過的一本歷史傳記書籍的記憶角落裡偶然想起了嚴武這個人,所以順口這麼一問。
卻萬萬沒有料到李太白居然對其也有所瞭解。
李太白見裴徽興趣濃厚,便略微沉思片刻,然後緩緩說道:“這嚴武啊,乃是原中書侍郎嚴挺之的兒子。”
“我之所以知道他,除了他那特立獨行的行事作風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此子不僅詩作精妙絕倫,讓人讚歎不已,而且自幼習武,武藝高強,在同年齡段之人當中可謂是出類拔萃、數一數二的存在。”
裴徽聽著李太白的講述,微微點了點頭。
對於嚴挺之這個人,無論是在前世還是今生,他都有所耳聞。
畢竟,嚴挺之可是開元時期聲名顯赫的名臣之一啊!
在姚崇出任宰相的時候,嚴挺之就已經官居右拾遺一職。
而當張九齡執掌相印時,他更是升任至尚書左丞這樣的高位。
原本呢,張九齡可是打心眼兒裡把嚴挺之當作自己的接班人來精心栽培的呀!
他一心想著等自己卸任之後,能讓嚴挺之順利接任宰相這一要職。
所以啊,哪怕到了他即將離任的時候,張九齡都不忘向李隆基大力推薦嚴挺之,那真是用盡了渾身解數。
可誰能想到,張九齡的這番好意竟然惹惱了當時一門心思想當宰相的李林甫。
李林甫豈能是省油的燈,他立刻心生毒計,憑空捏造了一堆莫須有的罪名,硬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