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屈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京官不易啊,我的蒸汽大明,顧屈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天府。
故名建康,五十年前被北蠻攻佔後,改名為集慶路。
洪武帝起義後,親自帶兵分三路用十天時間攻破集慶路,改集慶路名為應天府,後在此建都。
彭克沒有親歷過那場大戰,但是聽他老爹說,自家爺爺當時是跟著洪武帝攻入應天府的一員偏將。
當時殺的那叫一個天昏地暗,十萬大軍殺到最後能囫圇站著的只剩下不到兩萬。
彭克的爺爺當時穿的第一代蒸汽動力鎧甲都壞了四套,才攻克下了應天府。
後來墨家還因為這場攻堅戰的寶貴經驗,為明軍進行了裝備大換代,這才真正對北蠻徹底奠定了裝備優勢,一鼓作氣的將他們趕回到了長城外。
如果說李雲龍炮打平安縣城是二戰轉折點的話,這場應天府之戰就是大明立國運的轉折點,極其重要。
可惜,彭克晚來了那麼幾十年,錯過了這場足以載入史記的戰役,無法親眼目睹。
此時彭克走在應天府城內南部的民居市肆,能夠映入他眼簾的只有繁華與熱鬧。
洪武帝定都應天府後,把應天府城牆圍合的老城分為3部分。
西北軍營、東部皇城、南部民居市肆。
老城的南部以夫子廟為核心,東西至城牆,南至中華門,北至白下路,是應天府內居民最密集的地區,也是最繁華的地方。
不時有從城外鄉下挑著擔來賣新鮮蔬菜蛋果的平民,在集市上隨便找個空位,擺攤售賣自己的農家產品。
也有很多住在城內,專門做些小吃營生,供來往旅客食用的小攤販,正在沿街叫賣。
“好吃不貴的肉包子,一文錢一個!”
“個個肉餡飽滿的餛飩,趁熱出鍋,三文一碗!”
“糖葫蘆,正宗米縣山楂製成的糖葫蘆,一文一支,酸甜可口!”
“餡餅!香噴噴的透油大餡餅,一文錢兩個!”
從中華門一進入城區,兩邊街頭小販不斷的叫賣聲,就吸引住了彭克的注意力。
聞著不斷飄來的香味,在火車上沒吃什麼東西的彭克突然就感覺有點餓了。
“阿竹,去買幾個肉包子墊墊肚子。”
彭克揮了揮手,阿竹就應聲小跑到了包子攤上,買了七八個大肉包子遞給了彭克。
隨意分給了一直站在身後護衛他的阿虎幾個後,彭可捧著個熱氣騰騰的大包子就咬了一口,立馬爆滿的油脂就在口中炸開。
“這用料挺足啊!”
彭克吃的滿嘴留香,不過三五口,就吃掉了一個包子,滿足的嘆了口氣。
這樣一個包子,估計尋常人吃四五個,就已經足夠果腹了,算下來只需要花四五文錢,就可以飽餐一頓,而且油水還很多。
“還是太平年好啊,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彭克捧著包子有些滿足的說道。
應天府已經遠離戰亂三十多年了,民生也早已恢復,頗有故宋風韻。
比起戰亂年間,二兩銀子都買不到一石米的情況,現在物價早已趨於平價。
如今一兩銀子就可以買兩石大米,而一石大米接近95公斤重呢。
上等豬肉更是兩分就可以買1斤,一分二文即可買一斤上等羊肉,一整隻活肥雞也不過四分即可買到。
哪怕最貴的牛肉,也不過七分五文即可買五斤。
明制,一兩白銀當十錢,一錢當十分,一分當十文,而一文就是最小的貨幣單位,當一銅錢。
一千銅錢為一貫,當一兩白銀。
而一位大明普通百姓,一年收入20兩白銀實屬常態,像屠夫,還有這些賣吃食的小攤小販,一年淨收入三十兩白銀更是不稀奇。
彭克他們家懷寧侯府的一名小廝一年都有20兩銀花,馬伕更是有40兩白銀的工錢。
不算主家逢年過節的各種打賞,且在府內吃喝住全包的情況下,他們的工資就已經完全可以讓一大家子人都生活的很好。
雖然無法做到頓頓吃肉,但是隔三差五吃一頓肉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這在五十年前北蠻攻破故宋,山河飄零的那個年代,簡直想都不敢想。
現在一家七八口人的普通農民只要稍微勤快一點種地,再隨便鑽研一點營生,吃飽喝足不說,幾年裡蓋個優質磚瓦四合院也完全不成問題。
而且洪武帝作為從民間崛起的帝王,深知貧民不易,針對無家無戶之人,是有善政的,偌大的一個應天府內,找不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