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 靜安寺旁的老洋房,上海凡人傳,和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09章
靜安寺旁的老洋房
朱盛庸難得浪漫一回,路過花店時買了一朵玫瑰。
他沐浴在難得的陽光中,站在路邊的ic電話亭前給馮嫣打電話,準備帶她去中介處看房。
“我已經搬好家了。”馮嫣的聲音裡難掩興奮。
“已經……搬好?”
“是啊。我也沒想到會這麼快。昨天晚上找到的房子,昨天晚上看了,覺得滿意,結果昨天晚上同事搭把手,該扔的扔,該搬的搬,2個小時搞定。現在我正在新房子裡呢。”
朱盛庸驚喜交加,連忙向馮嫣要來地址。按照記憶中的公交路線乘車,成功摸索到位於ja區的一棟老洋房前。
在上海,說到“老洋房”,一般是指解放前建造的獨立式或複式、別墅式住宅。
上海的老洋房主要分佈在xh區,cn區,盧灣區和ja區。
汾陽路、太原路、愚園路、華山路、武康路、湖南路、思南路、長樂路、興國路、茂名路等是老洋房最集中的區域。
朱盛庸來到的這棟老洋房,臨街,可以眺望見金碧輝煌的靜安寺。院子內老香樟樹的樹冠伸到院牆外。
不敢相信,馮嫣居然在這麼好的地段、這麼有歷史感的老房子裡找到新住處。
月租得多貴啊!
朱盛庸壯膽按響門鈴。
馮嫣清脆的“來了”響起,她當時應該正好在院子裡。透過貓眼確認過是朱盛庸後,馮嫣開啟低調的小鐵門。
這條沿馬路的牆上,還開著一個烏沉沉的大鐵門,但鐵門上落著鎖,一看就是經久不開的。
“你真的住在這裡?”朱盛庸踏步進院子,依舊不敢相信。
院子是細長條的,顯然被馬路分割過。一株難以合抱的香樟樹萎蕤而立,長在牆邊。院子前部圈養了一塊草坪,其他地方鋪上了凸凹不平的小石頭,當中放了一把遮陽傘,傘下有兩把藤椅和小圓藤條茶几。
“月租多少錢?”
馮嫣露出銀鈴般的笑聲:“800塊。”
“難以置信!住了幾家人家?”
800塊應該是租了間單間。這棟兩層半小別墅,目測至少6-8個單間。
幾家人共住一套老洋房的境況,上海有不少。
大姨媽住的就是這樣的房子。一套別墅內,你家分其中一間,不認識的另一家分另一間。一套房子內住個三四家算好的,還有住七八家的,連樓梯下的小空間都有人住。
朱盛庸似乎在哪裡看過一組資料,說上海現存的老洋房約5000幢,其中絕大部分所有權歸國家所有。只約2、300幢老洋房是私有。
因為心中有這樣一組資料,朱盛庸想當然認為這是一幢多戶人家共同擁有的國有老洋房,只是維護得比較好。所以才問住了“幾家人家”?
“你肯定不敢相信!”馮嫣大笑,燦爛至極,整個人熠熠發光。
難道比七八家還多?朱盛庸仰頭看房子。房子很安靜。沐浴在9月的陽光裡,散發出歲月靜好的甜蜜氣息。
“目前只有我自己!”馮嫣撫了一把頭髮,繼續大笑。
朱盛庸的心,哐當,直線下墜。
一直很好奇女性的“直覺”是個什麼東西,這一刻,朱盛庸不好奇了。他猝不及防地體驗了一把“直覺”!
直覺覺得這事沒那麼簡單!
“天下掉餡餅?正好砸在你頭上?”他露出詫異。
“別這樣。你都沒有聽我解釋!”馮嫣不滿。
“好的。請解釋。”朱盛庸按耐住蹦躂個不停的疑心。
“哼。你要是不相信我,我憑什麼費力氣給你解釋?”馮嫣昂起小臉,賭氣道。
“大小姐!你神噩夢都沒有說呢,何來信不信?”
“哦。好吧。”
馮嫣說開來。
其實很簡單。這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在國外生活多年的老華僑。老華僑委託國內的親戚斥資購買了這座老洋房。
上海的老洋房是上海最經典的住宅,每一幢都承載著傳奇和夢想。
老華僑為了圓夢,重金購下,可他年歲已高,沒有辦法親自來住。於是,這套房子,一直空關著。
直到這位老華僑的第三代行大學畢業,行將帶著老華僑的夢想,歸國創業。房子才被重新收拾出來。
老華僑的第三代是個女孩,大學畢業的年齡,不想孤單一人入住一個陌生的城市,希望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