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1998年的張江高科,上海凡人傳,和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96章
1998年的張江高科
門可羅雀的售樓處解僱了大部分的銷售,僅有的銷售火眼金睛地鎖定她們的目標客戶,圍著朱爸爸有說有笑,誇完樓盤誇客戶,說得好不熱鬧。
朱媽媽和朱盛庸自己晃了一圈,先後走出了售樓處。
房子挺好。除了貴。
母子倆默契地想到了賬戶上的存款,默默走上回家的路。
至於朱爸爸?不用管他,反正最後他不尷尬,尷尬的是銷售。
母子二人順路去菜市場,不由多買幾樣菜。跟動輒每平方米3000、4000的房價相比,菜市場的菜價實在太友善了。
浦西市區看了兩週,朱盛庸本著“少花錢”的思路,決定去浦東看房。
浦東的售樓處更是門可羅雀。同樣自認為火眼金睛的銷售同樣第一時間鎖定朱爸爸,同樣是火力全開圍著朱爸爸轉。
朱媽媽和朱盛庸已習慣,他們看過沙盤,問過價格,先後走出了售樓處。
這裡的單價與市區相比近乎腰斬。每平方不足兩千的單價讓朱盛庸和朱媽媽同時鬆了一口氣,臉上終於浮現笑容。
站在售樓處門口,舉目四望。
那是1998年頭上的浦東張江。
四處都是被徵用的農田,然而工廠並沒有建幾個,目之所及,荒草叢生。
一種“荒無人煙”的荒涼感,讓朱媽媽忍不住又心情低落下來。
到張江看房,是朱盛庸的選擇。
朱盛中也深表贊同。
兄弟倆一致認為,浦東開發,張江高科技園區是繼外高橋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之後建立的浦東第四個重點開發區。
只要相信浦東開發會成功,就應該相信張江高科技園區的開發會成功。
只要張江高科成功,附近地塊的生活便利性、房子漲價的空間就值得看好。
朱媽媽被說服。
但,眼前的荒涼和沉寂,顯然更具說服力。
朱媽媽忍不住表態:“這裡不行!沒有一丁點人氣!四周光禿禿的!完全沒法生活!不行!”
“將來應該會好的。”朱盛庸望著寂寥的土地,別有一種信心。
朱媽媽冷哼一聲。本來想用過來人身份嗆朱盛庸幾句,想到可能一不小心觸動倔強逆子的逆鱗,決心走婉轉路線。
朱媽媽連忙把冷哼改為熱笑:“買房這種大事,哪有看幾處就定下來的?咱們別處再看看吧。”
謹慎的做派!最得朱盛庸的心!
接下來的幾個週末,朱家三口從市區轉戰浦東,看了世紀公園板塊,川沙板塊。其中一處地處川沙和張江之間的樓盤,贏得朱媽媽的青睞。
這個名為“沙田公寓”的小區實在做得太漂亮了!小區內綠植葳蕤,曲徑通幽,有高臺,有亭樓,連地面的散步小徑,都用小石子拼成了花草或吉利字。
朱媽媽每走一步,就激動一分。
她提議馬上打電話給馮嫣,讓馮嫣也來看看。
朱盛庸哭笑不得:“媽,你不覺得這個小區也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周圍全是瓜田,附加也沒有配套菜市場,生活也會極為不便利嗎?”
“將來會好的!”朱媽媽一口咬定。
“既然都是將來會好,為什麼不選張江呢?至少張江還有個張江高科技園區。”朱盛庸反問。
朱媽媽張口結舌,說不出有理有據的反駁話,最後大手一揮:“聽我的!準沒錯!”
朱盛庸隱隱不悅。
他倒也不是有什麼先見之明,能預料到1999年秋天後,張江高科將迎來質變,迅速騰飛,主要是沙田公寓的房價每平方米比張江高科的還貴300塊!
見朱盛庸滿臉不快,朱媽媽道:“媽媽不會害你的!房子差價我來付!”
為了母子關係的融洽,朱盛庸沒堅持反駁。
朱媽媽借售樓處的電話,給馮嫣打電話,讓馮嫣過來看房。
朱盛庸獨自在小區裡逛了兩圈,漸漸有個心得:這個小區不過是大門建得氣派些、大門直通的主幹道修得寬闊些,大門口視線可及的地方建了個休憩小亭而已。
說到底,只是門臉功夫做得漂亮些。
為此多花兩三萬,值得嗎?
馮嫣到了。
她雖然在建築設計單位上班,可她的工作本身並不是設計,既不會下工地,也不會去現場看建成。換句話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