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章 面試路上收到噩耗,上海凡人傳,和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中山醫院,二舅舅動用自己的人際關係,很快為外公辦好了住院手續,並當天傍晚,就住進了三人間病房。
“好呀。我養的兒子!還是兒子好!”外公歡喜極了,露出許久不見的笑臉。他拉著二舅舅的手,不肯鬆開,“阿越頭,你不要離開阿爸。阿爸需要你!”
二舅舅的嗓音顫抖了:“爸爸,今天、明天、後天,我三天都在上海。白天我外出開會,一開完會,就來醫院看您!”
“三天後呢?”外公追問。
“三天後,我向單位請假,再多留幾天。”
“好。好。好。”連說三聲好後,外公抬手擦眼角。另一隻手,仍是不肯松二舅舅的手。
千磨萬磨,始終達不成心意。二舅舅一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朱盛庸從二舅舅身上,體會到成功和金錢的魔力。
想到自己囊中羞澀,再想到自己前途未卜,朱盛庸不由暗自下決心,一定要打起精神,以更積極的姿態去尋找工作!
第二天晚上,二舅舅在人和老飯店宴請所有在上海的姐妹和妹夫們,以及他們的兒女們。
大姨媽獨自一人赴約,照舊從揹包裡拿出她信賴的消過毒的碗筷。
大姨媽的女兒終於離婚了。離婚手續一辦好,就飛去了加拿大。大姨媽拒絕透露大表姐去的是加拿大的哪座城市,生怕被國內的親朋好友拖累。她的兒子據說在繪畫上造詣很高,可惜過於認真,寒暑假也不大回家,一門心思在學校搞創作。
小阿姨的大女兒劉溪高考成績出來了,跟她預估的分數有一段偏差。劉溪無緣上海的頂級學府,為了確保讀的是熱門的化工專業,她填報了華東化工學院,並被化工學院錄取,正了外公第三代後代中,第一個本科生。
劉流又長個子了。明明小阿姨和小姨夫都不高,劉流卻長出了一米六六的身高,兩條腿又細又長。劉流不僅身材好,臉蛋也生得俏麗。鵝蛋臉,小尖下巴頜,兩隻細長眼笑或不笑的時候各有風情。出落得十分靚麗。
她站在姐姐劉溪身旁,足足高劉溪大半個頭。劉溪就算是有張本科院校錄取通知書,還是不能阻止她的父母再偏心回去。
小姨夫是個道行淺的人,大嘴巴,他經常喜不自禁地設想小女兒嫁入富貴人家的光明未來。至於劉溪?“一個女孩子家家搞化工,能厲害到哪裡去!”小姨夫明晃晃地轉移陣地,繼續偏愛起小女兒來。
劉溪氣得不行,偷偷拿了戶口本,想把自己的名字給改了。隨便姓什麼,只要不姓“劉”或“盛”就好。
可惜,此路不通。
她想,她不能白跑一趟,就自作主張將自己名字中的“溪”字,改成了“熙”,算是出過心中惡氣。
劉熙笑咪咪地安靜坐著,看大家熱鬧。只有對上小哥哥的目光時,她才放下偽裝,隱秘地嘟一下嘴。
有人請客吃飯下館子,朱爸爸最開心了。全場數他嗓門最響,吆五喝六的,連上菜的服務員都要搭訕。
朱盛庸轉過臉,不去看他。馮嫣得知是大家族聚會後,考慮到自己未婚,怎麼也不肯前往。
朱盛中和蘭婷自從暴露過他們不和大人商量就墮過胎後,就不曾接過電話。朱媽媽不放心,給親家打電話詢問。
蘭婷父母算是最典型的上海人,他們精於裝扮,講究穿著,每天要花許多時間收拾家,將家裡收拾得窗明几淨、一塵不染。他們看不慣朱媽媽做什麼家務什麼都馬馬虎虎,看不慣朱爸爸大嗓門沒腔調,無法容忍朱家不與時俱進、不及時淘汰掉搪瓷餐具。久而久之,就彼此敬而遠之。
蘭婷媽媽用歡快的聲音接朱媽媽的電話,高高興興告訴朱媽媽,兩個孩子外出旅遊去了,說是要去三亞。
朱媽媽支支吾吾,不敢多說,就此結束通話電話。朱媽媽跟朱爸爸商量,等週末的時候,拎著補的食物去看望小兩口。
掐指算來,外公盛家門下的子女及後代,能到場的就這些人了。
出乎意料的,大舅舅和大舅媽也到場了。
當大舅舅和大舅媽進包間的時候,第三代的孩子們都以為他們是走錯包間的不相關客人。
東北的艱苦物質條件和嚴寒天氣重新雕塑了大舅舅和大舅媽,當年的英俊小生和奶甜上海小姑娘變得面板粗糙乾燥,膚色深暗,皺紋橫生。這樣兩張失於保養的臉,穿著過時的著裝,打眼一看,還真有“鄉下人”之感。
在上海的三個姊妹紛紛起身跟大哥大嫂打起招呼來。
二舅舅沉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