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章 買新房還是存銀行?,上海凡人傳,和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85章
買新房還是存銀行?
“小番茄幹?”朱盛庸觀察後得出結論。
“對!”朱媽媽笑了,“你爸爸說,粉黛說是櫻桃番茄,這種小番茄,有個奇怪的名字,叫聖女果。”
見朱盛庸似有疑惑,於是解釋:“是別人送給粉黛,粉黛送給你爸爸,你爸爸拿回家送給我的。”言語之間,笑意很深。
朱盛庸默默看媽媽一眼,彎唇笑了笑。
原來,說“不在乎”,也是一種在乎。
朱媽媽正式退休的第二天,就去了做老廠長介紹的臺灣公司做兼職財務。
這家臺企坐落在閔行集新村。
當時正逢社辦企業、村辦企業興起。集新村積極招商辦企業,圈出好大一塊農田,拉上圍牆,蓋上廠房,還蓋了幢2層高的辦公樓。
招商的時候,招到了這家臺企。
那時候上海人對臺灣人有種刻板印象,覺得臺灣人都很有錢。這家臺企老闆娘氣質尤其好,怎麼看都像是有錢人。於是集新村欣然同意合資。
集新村出土地、廠房和辦公樓;臺灣老闆娘出機器、招工人,負責生產銷售。年底時,雙方按合同比例分紅。
朱媽媽一進廠區,立刻發現大片土地空著,瞬間萌生來年春天開墾種菜的想法,連種絲瓜、冬瓜、青菜、辣椒等都想好了。
廠區內有個天然坑,裡面積著半坑汙水。朱媽媽當天就建議老闆娘放幾尾魚進去,可以盤活一坑水,免得夏日生蚊蟲。
老闆娘簡直愛死了朱媽媽,立刻貼心貼肺地建議朱媽媽有錢快買房。理由是,現在上海的房價跟上海的國際地位明顯倒掛。
“我家房子夠住。”朱媽媽懷著優越感,回老闆娘道。
“住?拜託!我說的買房,可不是為了住,而是為了投資!”
朱媽媽頭回聽說買房是為了投資,訝異地說不出話來。
這家臺企的工人,只有寥寥十幾人,清一色是中西部來上海打工的人。
老闆娘在廠房內圈出幾間房,供工人吃住在工廠,同時再以包吃住為理由壓縮一下工人的工資。
工人工作的效率也不怎麼高,老闆娘也不怎麼在意。
老闆?老闆超級聽話,唯老闆娘馬首是瞻,朱媽媽總是下意識拿他當工人看。老闆跟工人的最大區別是常年喝酒吃肉,吃得胖墩墩的。
老闆娘其實是老廠長的親家母。老闆娘的兒子跟老廠長的女兒結了婚。老廠長牽頭引線,老闆娘一家才得以在閔行開廠。
兼職沒多久,來年的春天還沒有到,朱媽媽就想打退堂鼓了。
原因是這份兼職,需要做假賬!老闆娘為了套公司賬戶上的錢,該不該報銷的,統統讓朱媽媽做賬報銷。
朱媽媽做著那些驢頭不對馬嘴的報銷單,總覺得職業良心受到了火烤。
但,老闆娘的甜言蜜語、生活上通貨膨脹的壓力、努力攢錢靠自己養老的決心和春暖花開時種菜的誘惑,讓朱媽媽暫時頂住了壓力。
朱媽媽每天上班前,看到朱爸爸四仰八叉在睡懶覺。
朱媽媽每天下班後,看到朱爸爸開心傻笑在看上海東方電視臺的滑稽劇。
她不由感嘆:傻人傻福!
她就做不到眼睛一閉,兩手一推,什麼打算都不為將來謀劃。
一家三口細細品嚐聖女果乾的滋味,在燈下討論這些閒逸小事,別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朱媽媽抬眼看朱盛庸心情很好,於是賊心不死地開口:“臺灣老闆娘建議我買房投資。”
朱盛庸很快眼睛亮起來:“買房……投資?”
“是呀。她說上海的房價跟上海的國際地位倒掛,非常值得買房投資。”
“有意思。”朱盛庸道,“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有閒錢的話,最好買南市、盧灣這些地方的舊房子,將來拆遷的可能性很大。”
朱媽媽不高興聽這些,她的目的還是想哄騙朱盛庸儘快買新房,確切地說,買婚房。
“買舊房子……那怎麼行!”朱媽媽否決。
“是的,不行。”朱盛庸搖頭,“舊房子不給貸款。說到底還是沒有錢。”
朱爸爸左看右看,努力加入到談話中,思忖很久,他開口:“上海這幾年建了那麼多房子,好些建在偏僻地方,周圍連個菜市場都沒有,光禿禿幾幢樓,買來怎麼住?還投資?不被套牢才怪!”
朱媽媽看一眼朱爸爸,竟然點了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