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貴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沒有的就去搶,埋葬大清,天煌貴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朱曉松這個大當家只是要求造出燧發槍,那劉懷文可以在兩天之內拿出成品——從泉林行宮“請”來的那些工匠之中就有負責給錢聾老狗打造鳥槍的高手,想要弄個簡單的燧發槍出來簡直再容易不過。
沒錯,我韃清想要發展燧發槍實際上很容易,因為要錢聾老狗派人打緬甸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燧發槍的厲害,也能夠進行仿製,只是錢聾老狗覺得有錢造槍不如下江南去找小娘子,所以就要求我韃清的軍隊繼續保持“以騎射為本”的優良作風。
除此之外,錢聾老狗一度不禁民間持有鳥銃之類的火器,雖然在錢聾三十九年的時候頒佈過禁止鳥銃、火銃之類的命令,但是落實執行根本就不到位,最後只禁了個寂寞,民間依然有人會鑄造鳥銃之類的火器。
但是朱曉松這個大當家的要求的可不僅僅只是鳥銃,甚至都不僅僅只是前裝滑膛燧發槍,而是前裝但是必須有膛線的燧發槍,就連子彈也不再是以前的彈丸而是被大當家稱之為孟良崮彈的一種子彈。
孟良崮子彈要求在彈體周圍以螺紋以配合膛線,螺紋中間以動物油填塞,子彈的底部使用軟木材料,每發子彈重約六錢,兩百步內能保持射擊精度,五百步內依有一定的殺傷力。
無論是燧發槍的要求還是孟良崮子彈的要求,大眼一看上去似乎都挺簡單,但是真搞起來就會發現這兩種東西就沒一個簡單的,而大當家的又要求這種槍彈必須能夠量產且零件能夠隨意替換。
這就使得行宮大匠們叫苦不迭——按照大當家的要求打造一竿燧發槍很容易,但是要大批次生產而且要求達到零件互換,這他孃的不是為難人麼!
要不是身處孟良崮,小命都掌握在孟良崮叛匪們的手裡,這些大匠早就撂挑子不幹了!
也幸虧劉懷文的脾氣好,每次都能把這些大匠安撫下來。
然而朱曉松卻沒覺得搞線膛燧發槍和米尼彈有什麼難的——線膛燧發槍早在1476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清兵也見識過燧發槍,現在自己只是要求加一個膛線,難道還有很正常的事情?
還有米尼彈,這玩意雖然出現的時間要晚一些,但是1851年的太平天國軍隊都裝備上了米尼彈,現在錢聾四十九年也就是1784年離1851年也就那麼70多年的時間,技術上還不足以形成完全搞不定的代差。
所以在聽到劉懷文說一時半會兒搞不出來自己要求的燧發槍時,朱曉松就疑道:“不就是燧發槍加上孟良崮彈?這玩意還有什麼難的?”
待劉懷文把這其中的難處都說了一遍後,朱曉松才知道是自己想的簡單了——秦朝時期就已經能夠做到零件互件的流水線生產技術,我韃清根本就不存在!
而更關鍵的是,那些匠人之中雖然不乏相當於七級鉗工八級鉗工的高手,但是指望這麼幾個匠人完成純手工打造統一標準的零件並且裝備整個孟良崮,那純屬就是扯蛋。
想明白這裡面的事情後,朱曉松也忍不住有些頭疼。
確實,造燧發槍不難,造孟良崮彈也不難,冶鐵、車床之類的東西也不難,《天工開物》裡面就有相關的記載,此時尚有殘存的《奇趣圖說》裡面同樣也有相關的記載。
難的是怎麼形成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最好能達到不需要那些大匠親自動手就能搞定一杆燧發槍的程度。
反正蒸汽機是指望不上了,雖然瓦特同學這時候正在對蒸汽機進行改良,但是朱曉鬆手裡既沒有錦衣衛也沒有粘竿處,想把瓦特同學請到孟良崮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暗自琢磨了一番後,朱曉松乾脆對劉懷文道:“走,咱們一起去看看。”
當朱曉松和劉懷文到達所謂的孟良崮兵工廠時,那些從泉林行宮請來的大匠們正聚在一起琢磨著該怎麼樣滿足大當家的要求。
剛開始跟著來到孟良崮的時候,這些匠人還想著該怎麼樣才能逃回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匠人漸漸的也就息了逃跑的想法,甚至還要求劉懷文派人把他們的家人都接來。
畢竟,給韃子幹活不光拿不到什麼錢,還隨時有掉腦袋的風險,時不時的還得忍受著上官的喝罵,直到來了孟良崮以後,這些匠人體驗到了挺直腰板做人的感覺,乾脆就決定為孟良崮發光發熱。
其中上一個匠人黑著臉道:“要說用力,難道咱就不知道了?只是那百丈崖現在不過是拉拉尿崖,想要等它完全化開,起碼也得二月中旬以後了。”
“再說了,去年沒怎麼下雪,今年估計得大旱,到時候這百丈崖能不能拉拉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