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大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醫院科室瘋搶癌症病人牟利,殭屍醫生,高樓大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療等過程,患者治療下來,少則花10萬元,多則上百萬元。‘羅榮城說,隨著環境等因素影響,癌症患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廣州各綜合性大醫院腫瘤病人一般佔住院病人的1/5到1/4。
‘一般一次化療的費用可以有很大鬆動,可以是5000元,也可以是20000元,這就要看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在利益的驅使下,很多醫生會勸說患者用較昂貴的化療藥。‘本來只需要做6次化療,但是醫生往往會做到8次甚至更多。‘
羅榮城直言,化療次數過多,就是過度治療。‘國外曾比較過化療4、6、8次效果,發現4次效果與8次一樣。至於實際治療過程中,究竟應該化療多少次合適,很難講,但是行政醫學有個標準,一般來講,手術後輔助治療是4~6個週期。‘
‘一般來說,醫生採取一線化療方案2個到3個週期。如果效果好,可以繼續用到6個週期。如果一線治療方案不起作用,可以採用2線方案;如果一二線方案都沒有作用,按照國內某些醫院的做法,會繼續採用3線、4線或者5線化療方案——這其實已經是過度治療了,這在廣州很普遍。‘羅榮城說,按照國際做法,到3線治療方案時,其實已經加入臨床試驗,美國是免費的,完全就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但轉到南方醫院治療的癌症病人中,做過3線以上化療方案的病人經常看到‘。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姜文奇表示,該醫院也經常收治到從其他地方轉來的已經是過度治療的癌症患者。
羅榮城透露,癌症患者放療,現在有質子刀、光子刀、r刀和中子刀幾種。這些刀以及先進技術的光環對病人產生誤導,‘如果病灶廣泛,或者已經到晚期,使用什麼刀放療都沒有用。‘但是有些醫院不管這些,個別醫生還會鼓勵患者用這些不見血的‘刀‘。目前全國就華北某地有一臺質子刀。有人跟廣東一些治療腫瘤的醫生說,如果介紹一個病人到山東做質子刀放療,介紹費就給4萬元。
為什麼醫院各個科室都可以接診患者?他們的理由是:現在還沒有哪條規定,某個癌症患者必須到某各科室治療。換言之,對於一個癌症患者,各個科室接診的機會是公平的,不存在搶誰的生意。
姜文奇教授感慨說,由於國家沒有相關規定,因此也導致癌症治療市場的混亂。‘造成過度治療的原因很多,有管理體制和經濟利益驅動的影響;有對腫瘤認識的未知性與侷限性;有患者的強烈要求等。‘
‘在美國,腫瘤治療全部參考國家癌症綜合治療中心聯盟(na)制定的腫瘤治療指南來執行。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一項標準的腫瘤治療指南。‘姜文奇說,‘這就形成了最糟糕的一個現狀,中國的任何醫院的任何科室都可以收治腫瘤病人,任何專業的醫生都可實施放化療。‘
建立專病專治制度困難重重
對於癌症治療市場治本的舉措,羅榮城認為:‘我認為醫院不在大小,而在於是否考慮專病專治制度。‘羅榮城說,‘雖然專病專技專科制度可以避免癌症不規範治療,但是建立起來卻困難重重。目前廣州市綜合性醫院中建立專病專科的醫院幾乎沒有。‘
‘所謂專病專技專科,其實是西方發達國家醫院的設定模式,他們是按照不同病種來設定醫院科室,比如設立乳腺科、腸科和鼻炎科等等,每個科室裡都設有手術、化療、放療、生物治療和內分泌等一條龍醫生服務,病人進入這個科室後,可以完成整個治療,不需要轉到其他科室治療。‘羅榮城說,而中國目前的醫院科室設定則是按照手術、內科、外科、化療和放療等來分類。
羅榮城透露,在他的主導下,南方醫院內科曾進行了類似西方醫院的專病專技制度,把內科分成10個組,各個組負責一類癌症。‘困難很大,因為這涉及到要把整個醫院科室設定打亂重來。‘
目前,類似的科室已在廣州一些大型醫院開始啟動。姜文奇透露,廣東是全國鼻炎癌發病最高的地區,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已經設定了廣東省第一個以單個癌症命名的科室——鼻炎癌科。
專病專治的效果究竟如何?羅榮城說有一個現成的例子:‘現在全國說到治療肺癌,北京就找支修益,上海找廖美齡,四川找周清華,廣東找吳一龍。‘
記者觀察
生命不息,化療不止?
‘生命不息,化療不止‘,這是絕大部分癌症患者的生活寫照。他們以為,只要醫生還在給自己化療放療,生命就會繼續。但是,殊不知這其中也隱含著要命的過度治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