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4章 百萬漕工,騙了康熙,大司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山是康熙的。

戶部缺錢花了,肯定是要借的,這也是老四敢打秋風的底氣所在。

但是,戶部總來借錢,從沒還過錢。長此以往,確實就敗壞了財政紀律。

在老四搞出攤丁入畝之前,小農社會的財政收入,基本上就那麼多了,絕無可能暴漲。

但是,這種財稅體制,有個胎裡病:應付不了突發的天災或是戰爭經費。

從鴉片戰爭開始,大清一路割地賠款,而且越賠越多。

但是,清廷的財政收入居然沒有崩潰掉,老四的攤丁入畝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用。

另外一個財政收入的支撐,必須承認,就是英國老赫德掌握的總稅務司了。

如今的大沽口碼頭,柱做的買賣,屬於是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超級壟斷生意。

洋人的商船來了,照章徵稅。

柱自己組建的大清皇家商船隊,也下南洋做買賣,賣的還是市面上花錢都買不到的御用瓷器和各種御用織品。

妥妥的暴利。

就算是珍妮紡紗機提前出來了,柱所做的御用紡織品和瓷器貿易,依舊不愁銷路。

整個南洋和三鍋那邊,土王及貴族眾多,這些人都具有高消費的能力。

八年來,柱刻意給老皇帝留下的印象,就是善於理財,善於治軍,但是不善於團結滿洲權貴。

勿使群臣合而謀朕,這是帝王心術的立足點。

柱不可能和滿洲軍功舊勳貴同流合汙,這個異常關鍵,康熙自然就放心的讓柱掌握京城的兵權了。

實際上,隆科多太過囂張跋扈了,他和滿洲軍功舊勳貴的關係,也很不好。

歷史上,正因為如此,康熙才讓隆科多掌握京城裡最大的兵權,長達十一年之久。

御門聽政結束後,老四興奮的回了戶部。

老四前前後後找老皇帝借了三百多萬兩銀子,按照百分之五的年利計算,只要上交十六萬兩的利息,就可以繼續借一百萬兩了。

老皇帝的私房錢,除了拿來修宮殿之外,剩下的就是籌備戰爭經費了。

偌大個帝國,戶部一年存銀僅為三百萬兩銀子而已,對於消耗巨大的戰爭而言,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好在,老皇帝有柱這個財神爺,可以幫著撈大錢。

柱想回家的時候,老皇帝忽然問他:“若是允許民間商船,也可使用大沽口碼頭做買賣,收稅幾何?”

嗯,西邊的準噶爾蠢蠢欲動,北邊的羅剎國又開始東侵了。

柱一聽就懂,老皇帝這是想多積攢點家底,籌備很可能爆發的西北大戰。

“回汗阿瑪,一年多增五百萬兩銀子的收入,肯定是沒問題的。”

柱早就等著老皇帝這麼問了。

客觀的說,在重農抑商思想的束縛下,大清就算是執行海禁,也遠不如大明那麼的嚴格。

即使是乾隆,也沒有禁絕海外貿易,他只是撤消了三大海關,保留了粵海關而已。

大明的禁海,最兇殘的時候,那可是片板不許下海的。

倭寇怎麼來的?

明朝的皇帝,斷絕了沿海地區商人、地主和權貴們的利益來源,這些人可不得引狼入室麼?

壟斷的買賣,可以有暴利。

但是,長遠來看,要想獲得長期穩定的海關稅收,並促進產業升級,全面放開民間的海外貿易,才是正道理。

柱很有耐心,他先搞壟斷貿易,讓老皇帝嚐到了大甜頭。

再趁老皇帝要打仗,嚴重缺錢之機,逐步放開民間的海外貿易。

一家壟斷造船的成本,明顯還是過高的。

大家一起都來造船,相關的配套產業,才可能蓬勃的發展起來。

絕對不能心急,飯總要一口一口的吃。

在賺錢的事情上,柱從來沒有說過半句大話。

他說要賺多少銀子,就肯定會撈回多少銀子,老皇帝信得過他。

“會不會影響漕河的安全?”

老皇帝顧慮的是,百萬漕工,民生所寄。

如果大家都走海運,百萬漕工起事了,怎麼辦?

柱早就想好了這個問題,就怕老皇帝不問呢。

“老爺子,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辦。民間出海的每一條商船,船上的水手,都必須從年輕的漕工裡招募即可。比如說,沿海有幾萬條船,走海運,百萬漕工裡的青壯年,也就都有口飯吃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刀劍亂舞:從刀匠開始的救贖之路

宴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