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康熙的考驗,騙了康熙,大司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陳廷敬和張玉書,這四位重臣,分時辰輪值。
通俗的說,每四個時辰,換一位重臣當值於南書房也。
多出的那一位,用於替補休沐或是請假的南書房大臣。
必須要說,康熙這麼安排下來,其實挺合理的。這就確保了,每一位他信得過的漢人重臣,都可以在輪值的時候,針對同一件事情,發表不同的看法。
此所謂集思廣益,兼收幷蓄也。
此前,所有人都以為,玉柱肯定坐不住的。然而,現實異常打臉,玉柱不僅坐住了,而且坐得很穩當。
說白了,張廷玉是個啥樣子,玉柱就是個啥樣子。
玉柱和張廷玉都是四品頂戴官服,僅從背影上看,很容易令人看混淆了。
一般人都不重視的請安折,玉柱卻從諸多的請安馬屁之中,看到了各地的不少實情。
比如說,兩江總督阿山,在請安折中,就帶了句,織匠醉於市。
嘿,因為紙張非常值錢的緣故,古文言文,向來都是字少,意思多,濃縮的精華。
織匠醉於市,區區五個字而已,玉柱看到的卻是,織造府的差役當街喝多酒,鬧事。
按照不成文的官官相護的邏輯,若是阿山和曹寅的關係甚好,必不可能在奏摺裡添上這麼一句。
這一句看似不相關的話,反證了,阿山和曹寅之間的矛盾,大有激化的趨勢。
康雍乾這三帝,坐於宮中,便可指揮官員們,作出較為正確的決策。根子就在於,他們三個,都看得懂裡臣子的奏摺裡,藏著的小名堂。
嘉道鹹,這三帝,就大大的不行了。其中,最差火的就屬讀書不精的道光了。
道光看不懂奏摺裡頭的意思也就罷了,總是喜歡吹毛求疵的在奏摺裡亂挑小毛病,無厘頭的將臣下貶官罷職。
時間一長,就算道光帝是真心節儉,下邊的臣子,誰敢和他和真話。
奇葩皇帝之下,才會出現奇葩官員。
僅道光一朝,因種種小問題,而被罷黜革職、坐牢、流放充軍和被殺的官員就有300多人。
倡導多磕頭少說話的無能之輩,曹振鏞,生為首席軍機,死了居然諡文正。
皇帝如此識人不明,大清焉能不挨錘?
身處機樞之所的玉柱,簡直就像是張廷玉的年輕化翻版。
在南書房裡,是不可能記筆記的。玉柱忙完了手頭的請安折後,就利用考試的老功底,把相應的要點,默默的背誦到了心裡。
處處留心皆學問也!
一般人,只要不受重用,自己先就懈怠並懶散了。
玉柱呢,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他故意利用拖慢的節奏,一邊寫節略,一邊總結歸納各地的實情。
功夫從來在詩外也!
在南書房裡待了快一個月的時候,玉柱已經看出來了,他和張廷玉兩個最年輕的直南書房,其實都屬於被老人們排擠的物件。
而且,年輕的不像話的玉柱,更受排擠。
張廷玉的應對方法,也很簡單,埋頭辦差,輕易不說半句話。
玉柱呢,除了不說話外,他還埋頭研究各地的督撫關係及風土人情,並記在了心裡。
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預備的。
和紳獲得乾隆賞識的那日,乾隆就問了句: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侍衛們都被難住了,惟獨和紳挺身而出,朗聲答道:典守者之責也。
乾隆一看,好漂亮的小夥子啊,還這麼有才華,便記住了他的名字。
機會說來就來,這一日,康熙駕臨南書房。
玉柱和張廷玉等人,都退到了南書房外面,站到了門前的臺階下。
這時,從雪區遞來了一封緊急奏摺,已經被廢的倉央嘉措,圓寂於途中。和碩特汗國的拉藏汗,遞的奏摺到京。
奏摺共兩份,一份漢文,一份藏文。
照道理說,康熙的藏文造詣並不低。只是他今天身體不適,腦袋很疼,就想找人來讀藏文奏摺。
不成想,先後找來了三個人,都讀不通順。
康熙很生氣,在南書房裡,大發雷霆。
臺階下的玉柱,和張廷玉站了個並排。他們兩人,都是非常沉得住氣之輩,誰都不可能主動說話,或是東張西望。
玉柱才不傻呢,垂著腦袋,站得筆直,紋絲不動。
皇帝發脾氣的時候,他哪怕只是犯了小錯,也很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