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5章 儲君的養成,騙了康熙,大司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朝廷官署的完全搬遷過來,武昌府的街頭,日益繁華起來。
視察了武昌造船廠的籌備情況之後,柱負手立於江岸邊,望著往來穿梭的大小貨船,不由微微翹起嘴角,扭頭問張廷:“衡臣吶,遷都之事,是不是做對了?”
“回皇上,遷都於武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張廷即使很想反對,卻也完全找不到理由。
事實俱在。
自從遷都於武昌府後,運河上的百萬漕工們,逐漸變成了大江上的漕工。
船是現成的,人手也是現成的,直接平替了。
而且,從江南財賦之地,運輸糧食到武昌府,可以一船到岸。這就比,送漕糧進京,輕省了許多倍。
漕糧沿著運河北上,一路要經過幾十道船閘,沿途的所需的縴夫,數以十萬計,確實是靡費頗多。
京城在北邊,沿著運河的諸多州府和集鎮,都跟著龐大的人流和物流,富裕了起來。
遷都武昌後,長江沿岸的各大州府,比如說,九江府、安慶府、池州府等府城,也肉眼可見的速度,富裕了起來。
隨著英國船匠的陸續就位,武昌造船廠和吳淞造船廠,幾乎同時動工,開始興建。
在木製帆船的時代,長江之上,其實只要是江岸邊,都可以建設造船廠。
不過,英國造船資本家,選的地址是吳淞口。
必須承認,英國人確實具有海洋意識,選址的眼光極準。
吳淞口就在長江的出海口邊上,從東南亞運來的胡桃木,可以直接卸在船廠內,這就省了一大筆運輸的成本。
風帆戰列艦的時代,歐洲人造艦的木料,要麼是橡木,要麼是胡桃木。
橡木的距離太遠了,運輸成本過高,而東南亞盛產的胡桃木,就成了比較好的選擇。
不過,柱很清楚,造木船的最佳材料,其實是柚木。
二戰時,為了方便維修,歐美日的航空母艦上,鋪的都是柚木製成的甲板。
柱就在武昌,為了就近指導造船工業的發展,武昌造船廠也就應運而生了。
吳淞口造船廠是英國商人全資的造船廠,武昌造船廠則是中英合資的造船廠。
造船的事情上,英國人確實擁有獨門絕技。
比如說,法國人的橡木,只風乾三年。而英國人呢,除了木料要風乾五年之外,還會持續性的塗抹一種特製的防腐油脂。
具體是什麼油脂,英國人一直諱莫如深,避而不言。
不過,在金錢+美人的深度腐蝕之下,柱知道了這種油,其實是木蠟油。
客觀的說,只要逐漸培養出了本土成體系的造船技術人員,即使讓英國人賺走了一部分造船的錢,也甚是值得。
資本家不是慈善家,不賺錢的生意,人家憑什麼來做?
張廷分管戶部,柱叫他來,主要撥款的問題。
“衡臣啊,武昌造船廠的撥銀,無論如何都必須按時下發,不能有任何的拖延。”
柱再次叮囑張廷。
張廷親眼看了造船廠的第一艘鉅艦之後,心裡已經明白了,必然會花錢如流水埃
“皇上,朝廷需要花銀子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呀。”
管戶部的大臣,不會叫苦,等於是白乾了。
柱笑了笑,說:“除了帝國陸軍的軍費,帝國海軍軍官學校的經費,屬於是最優先順序之外,武昌造船廠的經費,必須確保充足。”
這是死命令了,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張廷只得點頭答應了。
這麼多年經驗告訴柱,只要是張廷答應的事情,都非常靠譜,柱也就放心了。
帝國海軍軍官學校,校長和教官都是聘請的英國人,教材也是現有的英國教材。
沒辦法,就算柱是穿越者,對於指揮海軍戰,他也完全是個門外漢。
專業的事情,必須交給專業人士去做。
倭國和英國結盟之後,倭國的海軍艦隊司令,有段時間都是由英國人擔任的。
海軍的戰思想,博大精深,不怕落後,就怕不肯努力學習,再奮起直追,最後完全超越英國人。
客觀的說,英國樂意向華夏帝國輸出二流戰列艦的造艦技術,除了極為有利可圖的海上貿易之外,柱對英國人格外友善的態度,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用。
但是,英國人和米國人一樣,關係再鐵,一流的軍工技術,也都會留一手。
柱回到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