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2章 華夏帝國,騙了康熙,大司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利可圖,誰不眼紅?
事實證明,競爭越充分的領域,技術進步越快,老百姓也越得利。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剛進來時候,見識短的愚民,都在喊狼來了,錢被洋鬼子們賺光了。
但是,經過幾十年的充分自由競爭,沒有外力的干預和扭曲,國產品牌的飲料也是搞得很紅火的。
商人們最不怕的就是自由競爭,最怕的就是老爺們的瞎折騰。
關於國號的問題,柱也很有些猶豫。
照柱自己的想法,肯定是定國號為漢,最為響亮。
但是呢,歷史上,國號為漢的朝代,可謂是多如牛毛矣。
除了國號之外,國旗也讓柱十分頭疼。
身邊的重臣們,都不知道國旗的重要意義,說了也是白說,只能柱單獨去思考了。
也許是發覺到柱走了神,原本吵得異常激烈的眾人,不約而同的閉上了嘴。
大家都不吵了,柱反而回了神。
“國號討論好了麼?”
柱含笑問大家。
柱不問還好,這一問,大家又開始吵架了。
18世紀的歐洲各國,都是帝制,沒有共和的空間。
就算是英國實行了君主立憲制,國王依舊掌握了巨大的權力。
當然了,整個歐洲,權力最大的君主,路易十四已經死了。
如今的法國國王,是尚未加冕的路易十五。
值得一提的是,民間流傳,“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就是路易十五的名言。
這都吵了一個多時辰了,對於國號的問題,眾人始終分歧巨大。
柱的腦子裡,靈光一閃,忽然說:“既然你們拿不定主意,那就我來定了吧,國號就叫華夏,簡稱華。”
西方國家,始終以考古為藉口,不承認夏朝,想想就來氣。
乾脆把國號定為華夏,嗯,華夏帝國,朗朗上口,霸氣十足。
柱很滿意,但是,群臣們卻紛紛表示反對。
劉瞰說:“自秦朝以降,豈有二字之國?”
“是啊,是啊,二字不祥也。”
“請王上三思。”
“哼,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就叫華國吧,就這麼定了!”
柱早就料到了,華夏的國號肯定會被大家反對,故意以退為進,最後一錘定音。
大明,一般對外自稱為大明帝國。
若是叫大華帝國,又有些不倫不類了。
最終,繞了一大圈,國號為華,對外稱呼為華夏帝國。
定下了國號之後,禮部就開始暗中操起登基大典了。
因為,武昌的新都,尚未建成,取清室而代之的地點,肯定是在太和殿前。
這且罷了,朝服、官服和禮服,又吵得一塌糊塗了。
柱被吵得腦仁疼,索性出去溜彎了。
見柱出去了,劉瞰就問周筌:“筌公,您最知道王上的心思了,給個明示吧?”
方才,大家吵架的時候,周筌一直沒怎麼說話。
怎麼說呢,柱竟然想廢除長袍馬褂,讓大家都改穿“柱裝”。
唉,自古以來,就沒見過這麼幹的呀?
關於官服的問題,實際上,同時代的歐洲國家的君主,平時都穿朝服,而不穿王袍。
著名的油畫《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拿破崙的馬上英姿,給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實話說,隨著工業的發展,長袍和馬褂肯定會越來越落伍於時代。
平時,文官們都穿柱裝和布鞋,頂多戴頂禮帽即可。武官們都穿標準的軍官制服和軍靴,其實挺好的。
至於皇袍,頂多也就是登基之時穿一次罷了。
老皇帝的龍袍,從來都只穿一次,便扔了,這就太過奢侈了。
“唉,劉公啊,你問我,我問誰呢?”
周筌也看不明白柱的心思了。
唉,未來的皇帝,已經放飛了思想,大臣們都跟不上了。
吵了幾天後,孫承運找到柱,小聲勸道:“好弟弟,您即將稱帝了,皇帝該有的體面,還必須有啊。再怎麼說,冠冕和龍袍,都不能少啊。平時嘛,還不是隨便你怎麼穿了?”
禮教這玩意,經過兩千多年的發育,已經根深蒂固了。
即使是柱身邊的重臣們,也都不理解,柱為啥不重視龍袍呢?
聽了孫承運的勸解後,柱仔細的一想,老孫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