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20 致命決策 (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勳戚,無限迴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提督,大沽海防口就在前面,我們要登陸嗎?”
福建水師遊擊將軍李瓚,來到了沈憶宸身後問了一句,臉上神情卻出現了一股抑制不住的緊張。
原因就在於寶船艦隊最開始得到的命令是北上剿倭,結果在半途中調轉了方向,直接朝著大沽海防口使去。
古往今來大軍無召赴京,無一不是行謀逆之舉。李瓚選擇效忠沈憶宸,可以做一些逾矩的行為,比如圍殺福建右布政使宋彰。
但領兵向著大明皇帝謀逆造反,屬實沒這個膽子,更沒這個“從龍”野心。
“不然呢,我們是來這裡遊玩的嗎?”
沈憶宸面色嚴肅的回了一句,其實他並非沒有想過上疏朝廷獲得許可,但不知為何奏章石沉大海,始終沒有得到皇帝的回應。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當沈憶宸選擇領軍北上的那一刻起,他就沒有退路可言!
“可……可沒有朝廷旨意,我們這是在行謀逆之舉啊!”
這一刻李瓚終於忍耐不住了,十惡不赦的重罪葉宗留等人可能願意陪著沈憶宸赴死,他的交情跟忠誠還達不到這種地步。
如果沈憶宸真的有痴心妄想,藉著剿倭名義率兵來到大沽口登陸,打算直奔京師問鼎九五。
那麼這種堪稱送死的舉動,就恕李瓚難以從命了!
“李遊擊,你以為我冒著抄家問斬的風險,來到京師是為了逐鹿天下嗎?”
“錯了,本官是在救大明,救九邊數十萬將士,救北疆數百萬蒼生!”
說實話,這一路北行,沈憶宸承受著太多的質疑跟壓力。
除了卞和等寥寥幾人,沒有人明白他真正的想法,更沒有人信任他初心是為了家國大義!
對於這些質疑,沈憶宸很理解,畢竟旁人沒有上帝視角,從表面上看自己確實很像在行謀逆之舉。
但現在京師就在眼前,大明局勢危若累卵,如果在自己的影響下,于謙沒能如同歷史上那樣力挽狂瀾怎麼辦?
那麼此刻如日中天的大明,下一秒就會淪為南宋!
整個北方大地,將成為蒙古人鐵蹄下的馬場,曾經的子民為奴為婢都不配,過著豬狗不如的四等人生活。
沈憶宸毅然決然的率軍北上,就在於他想把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無論歷史怎樣改變,無論于謙是否還能扭轉乾坤,自己都將成為大明最後一道防線!
亦或者說,歷史的改變本就是沈憶宸造成的,他是在肩負起不可推卸的責任。
“不是末將不願意相信沈提督,而是陛下率領著京營五十萬大軍,怎會戰敗需要勤王?”
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的訊息,沈憶宸接到訊息後就已經告知全軍。皇帝率領著京營跟班軍,總計高達二十二的兵馬奔赴山西,同時對外宣稱五十萬大軍。
按照以往明軍對蒙古的戰鬥統計,基本上可以達到一比二的傷亡比例。理論上蒙古瓦刺部,想要打敗朱祁鎮的京營大軍,至少得準備五十萬兵馬,這也跟也先號稱的人數差不多。
再加之京營向來裝備精良,視為明朝的精銳部隊,只要不出現什麼戰略上的決策失誤,斷然不會落得慘敗的下場。哪怕遭遇到暫時不利,還能依託九邊城堡防守。
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
但李瓚這種地方軍不知道的是,京營到了正統年間已經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各種勳貴子弟、武將二代被安插入了京營,擔任中間階層的軍官。
不是每一個勳戚,都還能像成國公這般親自領軍出塞,始終保持著勇武家風。絕大部分勳戚都是吃喝玩樂之輩,致使京營戰鬥力相比較明初,呈現一種直線下降的狀態。
一比一的情況下,可能明軍依然略勝於蒙古大軍。
可戰爭不是單挑,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再驍勇的戰士也架不住明英宗跟宦官集團的瞎指揮,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陛下未敗,那是國之幸事,本官自會用項上人頭攬下一切責罰。”
“如果敗了吾等作壁上觀,可對得起家國天下!”
沈憶宸雙眼死死的盯著李瓚,與此同時福州三衛將領,以及蒼火頭武銳等人,通通來到了甲板上聽到了最後這句話。
福州中衛指揮使馮正的恐懼,其實比李瓚還要更甚,但恰恰在於關係不夠緊密,讓他壓根就不敢提出這樣的質疑。
畢竟在福州見識過沈憶宸的手段,萬一對方真的是想謀逆造反,自己此時要是提出反對質疑,豈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