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祈十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童話與天使,傾覆之塔,不祈十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出意外的話,彼得潘應該是第一批誕生的靈能者。
在那個對法師仍然存在恐懼、人們還沒有徹底忘卻法師存在的時代,得到了明顯不屬於“聖秩之力”的能力、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但和真正的孩童不同……他沒有家人。沒有能夠鉗制他的父母。而彼得潘積累的智慧與覺醒的靈能,很快讓他成為了周圍一片地區的孩子王。
“彼得潘刻意沉溺於這種‘孩童的天真’中,以至於他比真正的孩童更為天真。孩子是不懂得所謂的‘道德’、而他是刻意讓自己忘卻了‘道德’。就像是將飲料灌入蟻巢,讓它們‘開懷痛飲’;又像是摘掉蝴蝶的翅膀做成飾品,或者隨意將他人的東西拆毀……彼得潘讓自己忘卻了一切束縛、儘可能體會著‘孩子到底會做什麼樣的事’。
“可是,在他失去了成人的約束之後,卻仍然持有成人的狡詐智慧。
“他命令其他的孩子們不許回家——否則其他人就要攻擊他們、就會拒絕接受他們。而在此同時,他還在安慰這些孩子,蠱惑著他們、取代了他們父母的地位。
“在彼得潘的統帥下,孩子們為所欲為……搶走他人的東西、燒燬長得醜陋的建築,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好玩’。”
一個有著社會人的狡詐智慧、能夠飛天入地的超能力,同時無所顧忌的熊孩子會造成怎樣的破壞?
——那就是彼得潘。
“那的確是很快樂的生活。不需要學習,不受到約束,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想玩多久遊戲就玩多久、想幾點睡就幾點睡……但這樣的生活過久了,依然還是有孩子想要‘回家看看’。不管在外面的生活有多麼快樂,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願意與父母永別。
“即使他們承諾,只是‘回去看一眼’。但彼得潘非常清楚,他們回去之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他們的家長一定會將他們控制起來,而其他的孩子也會被這種思念父母的想家情緒所感染……他組建起來的‘軍團’會頃刻之間分崩離析,只剩下少數幾個實在不想回家的孩子。
“他不可能接受這種未來。
“於是他就將那些想要離開的孩子偷偷殺死,然後恐嚇其他的孩子是他們的父母殺死了他們。但孩子中也總有更聰明一些、年紀相對較大一些的孩子……他們意識到了不對。但彼得潘卻比他們更加成熟、更加智慧,第一時間就識破了他們的演技。
“他透過製造意外等手段,將那些半大孩子依次殺掉。當彼得潘最終被捕獲的時候,他已經殺死了十六個孩子。而他當時的‘軍團’已經擴張到了八十多人。
“如果他沒有被捕獲,這八十人總有一天會死去。因為孩子的心智會成長,但彼得潘不會。”
劣者說到這裡,嗤笑一聲:“可就算他的手染滿鮮血,人們卻依然不願意殺死彼得潘。
“因為當時第一共識剛剛成立不久,彼得潘反而作為了一個經典案例、作為了‘被寬恕者’。而他也要贖罪……贖罪的方式,就是永遠看守這些惡魔。
“彼得潘的心智永遠也不會改變,這意味著他不會變得成熟、不會被惡魔誘惑、更不會被惡魔汙染。他甚至慾望和意志都不會改變——他的紅移與藍移數值永遠是六級。也正因如此,他是最好的典獄長。
“他要看守這些惡魔到永遠,這就是他的贖罪。
“諷刺的是……在‘彼得潘’這個惡魔被寬恕之後,關於‘彼得潘’的童話在沒有任何人創作的情況下、就流傳了出去。那是由那些被‘救了回去’、被綁架的同時也同樣參與了各類殘忍行徑的孩子們,誇張化、美化之後的故事。
“而他之前所寫的那些童話,反而並沒有流傳下來。諷刺的是,他那些同行因為嫉妒所構造的‘批評信’、內容卻反而是真實的。他自己所寫的童話更接近成人童話,其中有著許多隱喻、辭藻優美,但孩子們的確並不喜歡。因為他們讀不懂。
“唯一的問題在於……連這種童話都讀不懂的孩子,根本不可能給他寫信、思路還那麼清晰。”
作為優秀的童話作家,最開始的時候全心全意為了孩子寫作的彼得潘。
他謀害孩童的經歷、他的末路,最終反而成為了他此生創作的、最優秀的童話。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黑色幽默。
……但怎麼說呢。
羅素有些複雜的看向劣者。
雖然動機上有著明顯的不同,但劣者某種意義上、也正是一種“彼得潘”。
永遠不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