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為什麼?
張未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8章 為什麼?,重生變矮窮,系統卻還把我變醜,張未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郭明川反覆聽完兩遍。
鄭介民又翻出兩張照片給他看,弱弱的問:
“領導,十合一的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您見過嗎?那一位親自批文給民營企業創辦大學開綠燈,您見過嗎?”
郭明川卻沒像鄭介民這般激動,表情反而越來越凝重:
“介民啊,你知道在這些特事特辦的專案背後,意味著什麼嗎?”
鄭介民剛才只顧著興奮了,此刻被領導點醒,馬上冷靜下來。
郭明川語重心長的說:“這既是冀州府迎來的重大發展機遇,也是國家和人民對我們的重大考驗啊!”
鄭介民點頭稱是,問:“領導,接下來要怎麼做?”
郭明川看著鄭介民為了方便工作新換的熊貓手機,忽然笑了笑,心說原來如此。
他意有所指的問:“介民啊,你準備好挑起更重的擔子了嗎?”
鄭介民先是一愣,隨即便是狂喜!
領導說我行,不行也行!
可是鄭主任回到辦公室以後,喝了一大杯頂級綠茶,爽歪歪的情緒散去之後,腦子裡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為什麼?
這三個字是擺在陳浩然等北方集團管理層,以及冀州官府眾位領導面前的關鍵問題。
北方集團高層的疑惑是:老闆為什麼要帶領我們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冀州官府們的疑惑是:北方集團為什麼要圍繞著冀州府開展這一系列投資?
同時擺在他們面前的,還有一份評估資料:
1100億元的整體投資專案,在建設階段,將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增加工作崗位182-403萬個,運營階段將會增加工作崗位64-117萬個!
北方集團要評估的是經濟效益。
以高鐵專案的投資為例,每年在常山和京城之間來往的人數約為2500萬人,按最低票價150元/張計算,每年的票務收入為375億元。
要收回400億元的成本,至少需要10年。
而官府方面要算的是總賬,比如1100億元的投資專案,除了帶來的直接經濟增長和產業帶動增長等等之外。
還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營商環境。
去年常山颳起的風暴,馬上就帶來港島和全國各地的投資商。
僅此一項,常山去年的投資總額比同期增長了725%!
今年,那個人又帶著他的錢來了,要在半個冀州府的地界上撒下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種子。
那麼也就意味著為了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去年發生在常山的事情,今年得在整個冀州府來上一遍。
自從太守文書調走之後,郭明川將兩副擔子一肩挑,在這個重大的發展機遇面前,他再一次展現出了在老一輩人身上所獨有的韌性和毅力,以及魄力。
反腐,掃黑,扶貧!
深入到村鎮層面的反腐,堅決不留情的掃黑除惡,把全年的預算資金適當的向貧困地區傾斜。
郭明川從上層的安排和對林慕陽投資行為的觀察,得出“原來如此”的結論,讓鄭介民撿了現成的大便宜。
在組織部門談話過後,鄭主任官升一級火線提拔,從國發委主任的位置上給提到常務副太守的高位,負責工業和資訊化、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國有資產監管方面工作。
這個位置就像是為某件事量身定製,就是為了讓他和北方集團組隊協同作戰。
而另一邊的林慕陽卻有如兒戲一般,跑到雄縣、安縣各自圈了兩塊地作為汽車工業園和半導體產業園專案的落地點。
接著又跑到定州圈了兩塊地,作為天理大學和航空工業園的建設用地。
交待陳浩然要怎麼跟冀州官府談合作,提哪些方面的要求等等之後,他帶著從烏石國飛來的寶貝專家們,前往勝利工業集團的眾多機械製造廠考察。
每個廠丟下幾個專家,再丟下幾十g的技術,讓他們研發生產。
等到鄭介民反應過來某人在躲著自己的時候,已經是十天後的3月12日。
他連著十天的馬不停蹄為北方集團的專案選址忙前忙後,以為趁著進京開代表大會的機會,能見上林慕陽一面。
結果他打電話過去,才知道人家已經在飛往烏石國的天上!
後知後覺的鄭副太守對林慕陽說了句謝謝。
林慕陽笑著回了一句:“我一直記得您第一次在電話裡跟我說的那句話:冀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