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坦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章 智慧的搖籃,良渚風雲,浮生坦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智慧的搖籃
送走了最後一位學者,滕逸望著遠處的夕陽,感慨地說道:“看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是啊,”陶婉走到他身邊,目光堅定而充滿希望,“不過,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
她的話音未落,一名侍衛匆匆忙忙地跑了過來,神色慌張地稟報道:“城主,夫人,不好了,城外……”
侍衛的到來打斷了陶婉的話,也暫時沖淡了他們送別學者後的些許傷感。“發生什麼事了?”滕逸眉頭微蹙,沉聲問道。
侍衛喘了口氣,穩了穩心神,急忙說道:“不是壞事,是好事!城外,城外那些從各地回來的學生們,他們……”
原來,這幾年,在陶婉和滕逸的努力下,良渚的教育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學堂不再是貴族子弟的專屬,平民百姓的孩子也能進入學堂學習知識,更有不少人獲得了前往更遠的地方深造的機會。而這一批批優秀的學生學成歸來後,紛紛在文學、科學、藝術等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他們將新的思想、新的技術帶回了良渚,為這座古老的城池注入了蓬勃的生機。
“城主,夫人,您們快去看看吧,那些學生們說要當面向您們彙報學習成果呢!”侍衛的語氣中充滿了激動和自豪。
滕逸和陶婉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欣慰和喜悅。“好,我們這就去。”滕逸點頭道。
城門口,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陶婉和滕逸的到來更是引發了一陣陣歡呼聲。人群中,一位身著樸素麻衣的青年男子,他手裡捧著自己這些年繪製的圖紙,激動地向陶婉和滕逸展示著。
“城主,夫人,這是我根據在外面學到的知識,結合我們良渚的實際情況,設計的一種新型灌溉工具,可以大大提高農田的灌溉效率……”
這位青年名叫阿良,出身貧寒,是第一批獲得獎學金資助,走出良渚學習先進技術的學子之一。像阿良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他們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成為了良渚發展的中堅力量。
人群中,一位富態的中年男子看著這一幕,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正是當初第一個站出來支援教育改革,並設立獎學金的孫富商。
“城主,夫人,看到這些孩子如今的成就,我真是感到無比欣慰啊!”孫富商走到陶婉和滕逸面前,感慨地說道,“我決定,再追加一筆資金,擴大獎學金的規模,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
陶婉和滕逸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堅定。新的挑戰已經出現,他們需要繼續探索,才能不辜負這個時代,不辜負所有人的期望……“孫老爺……”滕逸剛想開口說話,卻被一陣突如其來的喧鬧聲打斷……“孫老爺,您這份心意我們心領了,”滕逸接過孫富商的話,語氣誠懇,“只是這教育之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金錢堆砌便可……”
“城主說得對,”一位頭髮花白的學者從人群中走出,他是良渚最德高望重的學者之一,一直致力於教育改革,“教育的根本在於啟迪智慧,培養人才。如今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如何保持這股學習的熱情,如何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才是我們接下來要面對的挑戰啊!”
他的話引起了周圍學者們的共鳴,大家紛紛點頭稱是。陶婉環視四周,看到一張張求知若渴的臉龐,心中既欣慰又沉重。欣慰的是,教育改革的種子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沉重的是,未來的路還很長,他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各位,”陶婉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教育改革的成功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今日的成就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但我相信,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讓良渚的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
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人們激動地歡呼著,對未來充滿了希望。然而,在人群的角落裡,一個身穿黑衣,頭戴斗笠,看不清面容的人影卻悄然離去,他壓低了帽簷,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冷笑……
夜深人靜,陶婉和滕逸並肩站在城樓上,俯瞰著燈火通明的良渚城。涼風習習,吹動著他們的衣衫,也吹散了白日的喧囂。
“看到這些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我真是感到無比欣慰啊!”滕逸感慨道。
“是啊,”陶婉輕輕嘆了口氣,“只是……”
“只是什麼?”滕逸轉頭看向陶婉,眼中帶著一絲疑問。
陶婉望著遠處,目光深邃,“我總覺得,我們好像忽略了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