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兵臨大名府,明教的根源!
一眼萬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6章 兵臨大名府,明教的根源!,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一眼萬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靖康二年十月三十號,御營大軍兵分兩路,一路清剿沿途的賊寇大盜,終於來到大名府城下。
話說,大名府乃是大宋四座京都府中的北京,地當南北水陸交通要衝,堪稱是河北排行前三的重鎮。
仁宗朝時期,契丹人屯兵於幽薊之地,威迫大宋,宋庭召百官議事。
有人被嚇的直接想逃跑,棄了開封府遷都至洛陽。有人主張求和,再多割點地賠點歲幣,拿錢買平安。
宰相呂夷簡上書要與契丹人正面硬剛,立大名府為北方京都府,直面北國來敵。若是契丹人南侵,皇帝不妨北上大名府,御駕親征,則士氣必將大漲。
仁宗皇帝雖然號稱“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骨子裡到底還是個有擔當的,採用了呂夷簡的建議,立大名府為北方京都府。
額外多說一句,呂夷簡便是那位在南京應天府撞柱而亡的呂好問呂相公的曾祖,他說呂氏一門世受宋恩,可不是開玩笑的!
因此大名府初期建立便是為了抵抗契丹人而建的,甚至於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座軍城。
在大宋與大遼綿延百年的恩怨糾纏之中,大名府也數次承擔著宋軍北上總指揮基地的功能。
而大名府的情況也比較複雜,金兵北歸之際,曾經在大名府下了不少力氣,留下了一窩二鬼子,甚至於其中還包裹了少許北國罪將。
他們把一些大軍中犯了軍規的將領、軍士留在了大名府,讓他們堅持最多一年。一年後金兵再次南下,如果能守住大名府,便將功折罪,甚至於還能升官晉爵。
那一夥子人可不少,足足有三個猛安(千人隊)的編制,不過裡面沒女真人,倒是渤海人、契丹人以及部分高句麗人。
不過怎麼說呢,這夥子北國罪將孤懸南方,實際上是被金兵當做棄卒來用的,反正能起到多少作用都是賺的,哪怕最後全都沒了,也不心疼。
金兵北歸之後,河北大地各路義軍蜂擁而起,光是擁兵數萬的巨盜都一隻手數不過來。而大名府則被從壽春出身的巨盜丁進給盯上了。
丁進此人原本也曾投軍,後來隨軍支援太原,被金人圍點打援打崩打散,他便聚攏了一夥子人,拉旗子造反,四處流竄,名為義軍,實為巨寇。
不過丁進是有本事的,其人自身武藝高強,不只是有著宗師巔峰層次的修為,更是有著額外的神通。
他外號叫丁一箭,射術極佳。曾言自己一箭之下,除非是金身龍君,不管是誰都能斃命!
正所謂,龍君之下我無敵,龍君之上我跑路。
而且他為人做事不像張遇那麼酷烈,頗有章法,所以勢力發展的比張遇還強。
圍攻大名府之時,駐守大名府的三個北國猛安部隊中有三位宗師層次的射鵰手,箭術驚人。
結果丁進一連兩箭射死了兩個渤海族的射鵰手,第三箭與契丹人射鵰手射出來的箭矢正面對撞,中門對狙。
結果丁進的銳金真氣犀利無匹,射出去的箭矢剖開了那契丹人射鵰手的箭矢,隨後釘在那人的右肩上,廢了他的肩膀。
北國罪將們見此情景,人人震動,隨後丁進率領三萬多人一擁而上,生生的攻下了大名府。
這一戰,丁進名聲大噪,被手下稱之為天下第一神射。“丁一箭”的名頭也是真的名震河北。
他佔領了大名府,開始開府建衙,招兵買馬,搜刮錢糧,收攏流民。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就發展至了足有五萬兵力。
而且大名府府庫裡是有著一批軍械的,這讓丁進足以武裝出一支超過萬人的鐵甲部隊!!
另一方面,這貨還有一個騷操作,那就是與食菜魔教進行了合作,在大名府中廣泛的進行食菜魔教的推廣,從宗教層面對大名府進行統治。
發展到如今,丁進聲威隆重,甚至於已經開始考慮稱帝了!
實際上,丁進一直想要吞併澧州城的張遇部,不過張遇本身也是一個沒遮攔的,當然不願意,兩者之間在此前多有恩怨。
……
趙恆倒是好好的瞭解了一番這個食菜魔教,沒辦法,這個教派無論是在這個世界還是在另外一個時空,都是真的綿延日久,傳承千年,有著自己獨特的規章制度和生命力。
食菜魔教,源自摩尼教,自唐武則天時期自海外傳來。教眾信奉創始者摩尼為“光明之神”。所以又被稱之為明教、明尊教、光明教。
因為摩尼教提倡素食,又自稱光明之神摩尼的僕人,因此又被人稱之為“食菜事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