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那把斧頭還給大理了!
一眼萬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6章 那把斧頭還給大理了!,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一眼萬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靖康三年六月初七,奉命出使大宋東京城的大理國使者,出自於權臣高氏一族的旁系子弟高延壽收到了大宋鴻臚寺官員送來的一份禮物,頓時汗毛直豎!
“子元,這……這是何意?”高延壽看著那開啟的木盒,在暑氣已熾的六月初的天氣裡,都感覺手足冰涼。
鴻臚寺員外郎劉奇劉子元乃是太學出身,時值東京大量缺官員的時候,補了一個鴻臚寺的差事。
其人年紀不大,為人謙恭有禮。此時聽到使者問話,便束手道:
“我實在不知,攝政王命我將此物交給你,帶回大理,並沒有什麼額外的言語交代。”
沒什麼言語交代?
那才是大事兒好嘛!!
高延壽伸手到木盒中將那東西拿起……卻是一柄白色的石斧。斧面寬厚,斧背宛如重錘,斧身斧柄混元一體,都是同一種材質。
斧刃平鈍無縫,看起來僅僅只是充作禮儀之用,並沒有什麼殺傷力。
但是身為大理國高氏後裔,如何不知道這把白石戰斧到底代表著什麼意義?
特別是伸手拎起這把斧子感受著那似石似玉的質感,高延壽再不懷疑。
這的確就是那把斧子!那把當年大理護國真龍白石君送給大宋開國太祖的斧子!
話說大理立國時間比大宋還早,當年大宋太祖皇帝趙匡胤還是後周點檢都巡檢使。
領兵至南疆平亂時,曾路遇一名奇人,置白石匣在身側。匣子上封有一句讖言:
人無首、玉瓶無耳、鏡破。
眾人皆不解其意,文武雙全的趙匡胤卻笑問:這匣子裡有什麼寶貝,竟能置此狂言?
眾人皆不解其意,那白石匣主人也來問是何意。趙匡胤便解釋道:
男子為丈夫,夫無首便是天字。玉瓶的玉字去掉耳朵便是個王字。而鏡子若破,便無法映照人影,寓示無雙無對。
這三句讖言結合起來,竟然寓示了一番天下無雙的帝王之意。
白石匣主人聞聽此言,便笑道:此寶與閣下有緣。便將白石匣子遞給趙匡胤。
趙匡胤開啟石匣,就見到裡面裝著這柄白石戰斧。再去看那人,卻已經消失不見。
說來也是奇特,這白石戰斧若是落在別人手裡,不管如何催動真氣都毫無反應,拿在手裡又沉又鈍,連塊木頭都砍不破。
便是當成錘子砸人,也不如真正的戰錘、骨朵、鐵鐧之類的兵器趁手。
而趙匡胤拿在手裡,只要催動真氣,便能在斧刃處激發出真氣氣刃,鋒銳無比,切金斷玉。
後來他執此神兵斬龍斷海,平定亂世,終結了五代十國之亂,立大宋,才知道當年那個贈寶的奇人便是大理護國真龍白石君。
而此番贈寶,也是有一番緣由的。
白石君成為大理護國真龍之後,深知相比之浩大中原,大理不過是一隅之地,想要維持國運,便需要提前謀劃。
所以它以龍君層次的禁忌秘術窺探天機,搜尋中原天子。石匣、戰斧、讖言都是那禁忌秘術的一部分。
最終找到了趙匡胤,知道他是未來的中原天子,才會贈斧。而那白石戰斧乃是白石君以自身一部分石體祭煉而出的神兵,是有特殊加成在內的。
趙匡胤以石斧平定天下,建立大宋,石斧便將趙宋皇族與大理國運連通白石君繫結在了一起。
若是大宋強攻大理,宛如自斬手足,國運會受到牽扯,趙宋皇族也會遭遇反噬。
也正是這個原因,後來趙匡胤平定天下至南疆之時,才會以石斧劃定兩國疆界,言道:“朕的江山至此為止”。
有宋一朝,都與大理和平相處,這是白石君提前十幾年佈局謀劃的結果,為大理與中原帝國構築了一條連線脈絡。
所以大宋無法收降大理!
後世有聯“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挎革囊。”成為了千古名句。
當然,對於宋人來說,這個宋揮玉斧的典故卻也是一重無形的束縛,總歸讓人有些憋屈的。
一把兵器,便讓百年宋庭始終不得伸張,將南疆大理收入版圖!
當然,據說白石君使用那秘術提前窺探中原天子,也是一種犯了天地禁忌的行為。這導致了大理原本以白石族為主體的民族結構中後來又衍生了黑石一族,而且兩族百年征戰不休。
乃至於大理皇族段氏一脈始終不得全掌大理,被國內的權臣高氏一脈徹底架空。高氏甚至於曾經行了廢立之事,把段家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