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兵發關陝!
一眼萬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2章 兵發關陝!,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一眼萬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靖康三年二月初,沂水君正式進駐真定府,煉化滹沱河水脈。這給駐守在真定府的韓世忠、岳飛、酈瓊三位節帥帶來了巨大的安全感。
御營九萬大軍,三位節度使,再加一位護國真龍,就是要應付來年金國的再次南下進攻。
與此同時,中樞果然進行了一次內外接換。呂頤浩呂相公前往真定府坐鎮,開始攻略河北北方及燕雲之事。
宗澤宗相公則回到了大名府,主持東京、大名、真定這一條河北線上的行政、軍事、後勤等諸多事宜。
兩位執政相公進駐河北,完全彰顯了東京中樞對於河北之地的重視。光復了河北,就要牢牢的把河北守住。
與此同時,在汴河大營裡的新的一批士卒大概兩萬人,在統制官王德、呼延通、苗傅等人的帶領下西行河中府,要以河中府為據點,開始攻略河東,並且嘗試連線關西。
而攝政王領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趙恆趙法海,也隨著這一支部隊西行。
關西的情況一直混沌未明,連去探查的妖皇軍空軍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總得去看看。
高天之上,兩千翼龍軍、兩千狂鷲軍在四位翼王的帶領下為大軍前驅
。更有皇城司和明教的暗探諜子與遊騎兵互相配合,一路收攏各處義軍不停。
御史張浚、中書舍人呂本中、翰林院行走李若樸、兵部員外郎劉子羽、翰林學士林景默也隨軍西行。
話說自從御史中丞陳東親身前往河北前線坐鎮過一段時間之後,御史臺的御史從軍就成為了一項新的規制。
御史臺素來是清流。不過陳中丞明顯感覺到東京城的一些清流名士之類的官員有些過於不接地氣了,連他自己都說自己雖然身負盛名,也過的不接地氣。
所以中樞的一些清流類的官員得前往軍中好好鍛鍊鍛鍊……國戰之時,不知兵事可不行!
誰都不想再來一次東京被圍!
而這一群人倒是可以好好說道說道的,武將方面,王德、呼延通、苗傅、劉正彥這些統制官幾乎全都是從南京應天府那邊逃過來的。
其中的王德見到趙恆後更是目露驚色,乃至於一時震動,倒是惹的趙恆發笑起來。
沒錯,這位王德王子華便是當初趙恆剛剛穿越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那位拆了墨雲君金身的軍士。
兩人倒是著實有一番緣分。
而在另外一個時空,趙構建制稱帝后,王德便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劉光世麾下的第一大將。
實際上劉光世那廝完全是個草包,仗著父親劉延慶平了方臘之禍的功勳成為了大將,然後與金兵打仗後就只知道一路逃跑,乃至於被人譏諷為“長腿太尉”。
劉光世的名將名聲,基本上全是王德掙來的。他負責跑,王德負責斷後。遇到大戰,只要跑的比王德快,那就妥了。
不過在這個時空,完顏構在南京的表現太離譜,而康履為了懾服軍心,壓住這群驕兵悍將,當眾讓大將洗腳這種行為也實在是觸怒了眾將。
劉光世那廝還真的能洗的下去,而王德、呼延通、苗傅、劉正彥這種鐵骨錚錚的漢子就實在是忍受不了,直接棄了南京。
王德來的時候,他手底下甚至於是有一支刺龍軍的,正是當初拆了墨雲君的金身後打造的裝備武裝起來的精銳。
如今再次相遇,倒是讓人頗為感嘆。
至於文官層面,張浚在離開南京之時其實就成了這夥子人的主心骨,他是真的有才能的。
呂本中是那位在南京應天府撞柱而亡的呂好問呂相公之子。呂家世代忠良,完全可以說是大宋士大夫這個層次最為典型的代表。
呂好問那一撞,也徹底將士大夫這個階層與南京那邊的聯絡給撞斷了。以傳統士大夫為代表的官僚體系也徹底因此放棄了完顏構,迅速的與南京應天府體系做出了切割。
大宋與士大夫共天下!
那些支援完顏構的舊貴族舊地主能夠被那麼迅速的收拾利索,跟這個絕對有著極大的關係。
哪怕只是為了天下人心,東京中樞這邊也必須要對呂家有所表示的。
不管呂相公在金國那邊是怎麼表現的,回來之後,其人風骨總歸是無可挑剔。
在還沒被金兵擄走之前,靖康元年,呂好問也曾被任命為御史中丞,前後上疏數十道要求懲治“六賊”,而且也曾主戰!
而完顏構視其如無物,黃潛善一句言語刺激的其以死明志,也徹底斷送了天下人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