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清州知府,王欽
九年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6章 清州知府,王欽,魂穿史文恭,開局不去曾頭市,九年公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後,大軍途經滄州與清州時,史文恭依樣畫葫蘆,分別留下了鎮軍營大將陶震霆與張應雷。
他深知,無論趙佶如何算計,這三州之地,自己勢在必得。
只要拿下這三州,再將入侵大宋的遼國兵馬盡數擊潰,便能趁勢奪回燕雲十六州。
屆時,燕雲十六州與京東之地相連,都將成為大梁的版圖,那是他心中宏偉的藍圖。
漫長的行軍之路,山巒連綿起伏,道路崎嶇難行。
大軍跨越了無數的山川河流,有時要蹚過冰冷刺骨的河水,將士們的雙腿被凍得麻木;
有時要攀爬陡峭的山坡,汗水溼透了衣衫。
因為距離遙遠,史文恭率領著八萬大軍,歷經足足兩個月的艱難跋涉,才終於抵達清州的青縣。
清州知府名叫王欽,身材魁梧壯碩,渾身散發著軍人的硬朗氣質。
他出身軍武,一身正氣,腰間佩著一柄鋒利的長劍,行走間虎虎生風。
乃是當朝國老太師韓忠彥的門生故吏,與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是至交好友。
當年,韓存保在梁山被史文恭生擒,後來史文恭欽佩他的為人,又將他放歸朝廷。
此事在韓存保心中,雖感激史文恭不殺之恩,卻也視為人生中最大的恥辱。
王欽對這件事瞭如指掌,每每想起,心中便燃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正是因為有王欽的堅守,清州才在大遼的攻勢下屹立不倒,成為大宋邊境的一道堅固防線 。
如今,史文恭的大軍到來,王欽望著遠處塵土飛揚的大軍,心中暗自思忖,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
在王欽的內心深處,像被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著,滿是憤懣與不甘。
堂堂朝廷,竟無力討伐外敵,反倒要讓昔日的反賊出兵禦敵,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每念及此,他的胸口就像被重錘狠狠敲擊,氣血翻湧。
再加上韓存保那件事,王欽對史文恭更是沒有半分好感,厭惡之情如同野草般在心底肆意瘋長。
在他眼中,史文恭就是讓自己至交好友蒙羞之人,這份嫌隙,如同鴻溝般難以跨越。
然而,皇命難違。
朝廷的聖旨就像一道緊箍咒,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當史文恭的大軍如黑色潮水般湧至青縣城下時,王欽儘管滿心不情願,也只能咬著牙,強忍著內心的厭惡,下令大開城門。
那城門緩緩開啟的“吱呀”聲,彷彿是他心中無奈的嘆息。
史文恭騎著一匹高大的黑色駿馬,身姿挺拔,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進城之際,他那銳利的目光如鷹隼般瞬間捕捉到了城頭之上雙眉緊緊擰成一個“川”字的王欽。
隔著老遠的距離,他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王欽那如冰刀般不善的目光,彷彿要將他千刀萬剮。
但史文恭神色平靜,仿若沒有察覺這股敵意,只是輕輕扯了扯韁繩,駿馬穩穩地前行。
史文恭的八萬大軍在青縣城外安營紮寨,營帳如繁星般密密麻麻地分佈在曠野之上。
此時,王欽派人來到史文恭的大營,遞上一份請柬,邀史文恭到青縣之內赴宴。
李助等人得知訊息後,紛紛圍攏到史文恭身邊,神色焦急。
李助眉頭緊皺,眼中滿是擔憂:
“梁王,入城之際,王欽那毫不掩飾的敵意,我們都看在眼裡。
如今他在大軍出城後才邀您赴宴,這太可疑了,恐怕是一場鴻門宴吶,萬萬不可前往!”
其他將領也紛紛附和,勸史文恭慎重考慮。
史文恭卻神色淡定,輕輕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
“諸位不必擔憂,我早已從情報司那裡得知了清州知府王欽的詳細資訊。
我知曉他與韓家的關係,也明白他是個光明磊落之人,絕不會行那等陰謀詭計來加害於我。”
說罷,他便帶著火王呂郭等四將,毅然決然地前往青縣赴宴。
當王欽得知史文恭只帶著四個人就敢前來赴宴時,眼中不由得閃過一絲詫異,他著實沒想到史文恭竟如此大膽,心中不禁對這個傳聞中的“神將”多了幾分好奇與敬意。
但多年的官場與軍旅生涯,讓他迅速掩飾好了自己的情緒,立刻吩咐下去,備好了豐盛的美酒好菜,讓人畢恭畢敬地將史文恭等人請到了宴席之上。
史文恭等五人先後落座,宴席上的氣氛卻異常凝重,仿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