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狗歷險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章 緬甸,峰雪山,菜狗歷險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座座佛塔在地平線上起伏,它們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每一座都是緬甸佛教藝術的見證。菜狗在這裡的體驗,無疑加深了他對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也讓他的心靈得到了進一步的淨化和昇華。蒲甘,這個佛教藝術的中心,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了菜狗旅程中難忘的一站。
,!
接著,菜狗來到了瑞喜宮佛塔(shwezigon pagoda),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聖地,被譽為開國之塔,也是緬甸現代佛塔的原型。瑞喜宮佛塔不僅是蒲甘地區最大的佛塔,同時還是蒲甘塔群中唯一用石頭建造的佛塔,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1031年,由阿奴律陀王始建,並於1090年由其子江喜陀王建成。
瑞喜宮佛塔的高度達到165英尺,整座佛塔呈現金鐘形,底座呈八角型,有三層四方形的塔基。佛塔精美絕倫,細緻的雕刻和優美的造型呈現出一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美感。在入口處立著獅子像,全身金光閃閃,與瑞喜宮佛塔塔身一樣,展現出金碧輝煌的氣勢。
相傳,瑞喜宮佛塔中珍藏著12世紀錫蘭國王贈送的1顆佛牙舍利、1尊中國贈送的玉佛和竺多般大帝饋贈的1件佛陀額飾,因此,這是最受崇奉的佛塔之一。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佛教徒到此靜坐,虔誠膜拜的面容讓人印象深刻。
隨後,菜狗前往了曼德勒,參觀了馬哈木尼佛塔(ahauni pagoda),這是緬甸最重要的朝聖地之一。塔裡的青銅佛像高約4米,據說是佛祖親自開光,當地人將這座佛塔視為佛祖真身,在緬甸有著神聖的地位。虔誠的信徒將金葉貼滿佛像,經年累月,金葉的厚度已經有16公分,十分壯觀。這一傳統使得佛像的面部和身體覆蓋著厚厚的金箔,成為了一道獨特的宗教文化景觀。
最後,菜狗的旅程帶他來到了茵萊湖區的帕瑞佛塔(phaung daw oo pagoda),這裡是緬甸佛教文化的一個璀璨明珠,也是每位遊客不容錯過的佛教聖地。帕瑞佛塔不僅是茵萊湖的標誌性建築,在緬甸也是赫赫有名,它因其供奉的五尊12世紀鑄造的古佛像而聞名遐邇。這些佛像被虔誠的人們貼滿了金箔,以至於佛像的五官和四肢已經無法辨認,它們現在更像是一堆金塊,靜靜地訴說著時間的流逝和信仰的力量。
帕瑞佛塔位於茵萊湖上,隱匿在湖光山色之中,彷彿是一片寧靜的淨土。要到達這座水上寺廟,可以透過船隻輕鬆到達。一艘艘傳統的木船在湖面上緩緩行駛,船伕們用腳划船,這是一種獨特的划船方式,也是茵萊湖的一大特色。佛塔的前方設有一個碼頭,方便遊客抵達。碼頭上,遊客們紛紛下船,帶著對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好奇,踏上了前往佛塔的旅程。
佛塔的中心是一座金色的佛塔,它高聳入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佛塔的頂部裝飾著緬甸風格的華蓋——hti,這是一種象徵性的裝飾,代表著佛教的至高無上。hti的形狀像一把巨大的傘,保護著佛塔免受風雨的侵襲。佛塔的四周環繞著迴廊,迴廊的牆壁上繪有描繪佛教故事的壁畫。這些壁畫色彩鮮豔,線條流暢,講述了佛陀的生平和佛教的教義。壁畫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彷彿隨時會從牆上走下來,向人們講述那些古老的故事。
五尊超過800年曆史的佛像被安放在佛塔中央的一個裝飾華麗的神龕上。這些佛像原本的形狀已經被金箔覆蓋,現在看起來更像是一堆金塊。每尊佛像都被厚厚的金箔包裹,只露出一點點原始的輪廓。這些金箔是信徒們一片片貼上去的,每一片都代表著他們對佛陀的敬仰和虔誠。每天,都有佛教信徒來到寺院,向佛像致敬並貼上更多的金箔。這一儀式只有男性被允許執行,他們小心翼翼地將金箔貼在佛像上,然後雙手合十,默默祈禱。
這些佛像據信是由巴甘帝國的阿隆悉都王在12世紀帶到茵萊湖地區的。阿隆悉都王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在其王國範圍內建造了許多佛教紀念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巴甘的那特彬紐寺。這些佛像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象徵,也是緬甸歷史文化的見證。它們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見證了緬甸的興衰變遷,卻依然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和人民。
菜狗在帕瑞佛塔前駐足,他被這座水上寺廟的莊嚴和美麗深深吸引。他的目光在佛塔、壁畫和佛像間徘徊,他的心中充滿了敬意和感慨。他知道,這次拜訪不僅僅是一次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他將這些經歷銘記在心,它們將成為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影響他的思考,塑造他的行動,豐富他的生命。
帕瑞佛塔不僅是一個宗教聖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