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九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128 章,高門寒婿的科舉路,三六九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之以財。1’,‘財’是說子女能拿出的東西,陛下喜歡殿下的蟈蟈,殿下理當孝敬給陛下。”

蕭承彧聽到他說教,一下子變了臉,不樂意的很。

“殿下,‘喜怒不形於色,好惡不言於表,悲歡不溢於面……2’,心事方能不被人知……”薛漵見他把不高興表現得這麼明顯,又進言道。

>/>

七皇子已經想堵耳朵了。

沈持:“……”

六歲小兒的喜怒哀樂不都寫在臉上嘛,這也要求太高了。

皇帝把蕭承彧抱到膝蓋上哄:“薛愛卿你下去吧,朕和七殿下玩笑罷了。”他這會兒不需要臣子在一旁進諫。

薛漵面有愧色:“是,陛下。”

等他退出去後,皇帝問沈持:“沈愛卿,京兆府盜賊的事了了嘛?”

沈持:“……”

盜賊之事……六夥之中的五撥已結案,獨獨郭滿這夥賊牽扯到通州知府週六河,不知該如何量刑。

京兆府先前就此事給皇帝上過摺子,可卻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京兆府只能一直關押著郭滿幾人而無法結案。

“請陛下明示。”他說道。

蕭敏看了一眼七皇子蕭承彧,說道:“對於京兆府抓的賊,沈愛卿儘快結案吧,至於其他的事,朕自有打算。”

沈持聞言心中微一怔:“是,陛下,臣遵旨。”

看來皇帝是要

造刀箭等軍器。

“再好不過了。”沈持說道。

這日散值後沈持帶著那把弩,還有在黔州府時墨家後人翟陽生給他畫的圖紙,跟著工部工事呂居一道去了軍器監。

這個地方建在工部的後面,地下一層工事,地上一層,怎麼說呢,沒有他想象的落後,還是有一些技術含量的,差不多可以想象成後世參觀福州船政博物館的那種感覺吧,測量工具,規、矩、準、繩,圓規,曲尺,水準器——畫直線和水準線用的,後世仍在用,引畫直線和定平用的繩子,跟車間一樣整齊地擺放在那裡,一應俱全。還有冶鐵、鍛造、澆鑄……等等他不懂的技術,在這裡都能找到。

不過一些機密的地方是不讓外人進的,他也只能走馬觀花在外頭粗淺地看一眼。

沈持拿出弩後,兵部員外郎方伯進翻過來看了看弩機上刻著的一行字:貞豐十三年,軍器監王會,六弓弩。

這行字分別是這把弩生產的時間、製作負責人和弩機強度——即“物勒工名”,就是在上面刻上製作工匠的名字,一來讓工匠留名,二來明確責任,誰製作的誰負責,據說如果出了疏忽是很大的事情,要丟命的。

但本朝的軍器監似乎沒那麼苛刻,方伯進只是把負責製作這把弩的兵部工匠王會找過來,讓他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哪裡出了問題。

王會額間的一道懸針紋很深,尤其在苦著臉的時候,他翻找出當年製作這把弩時候的圖紙:“諸位大人看看,這圖紙有無問題。”

沈持同他們一道看圖紙。單張圖紙看不出什麼門道,他將翟陽生的一塊兒拿出來,放在一處比較,尋摸問題所在。

怎麼個尋摸法,無外乎一通計算。

“沈大人會《周髀》?”《周髀》是一本算學書。軍器監的人見他在圖紙上標註一行行的算式,驚問:“師從何人所學?”

沈持臉不紅心不跳地睜眼說瞎話:“幼時的啟蒙夫子頗通算學,本官就跟著他學了一二。”

好在別人沒有追問下去,只嘖嘖稱讚他的算學比他們好太多。

……

就這麼一連算了許多天,畫了無數張圖紙,一天夜裡,沈持臨睡前還在看圖紙,忽然,他也說不清是數感還是怎麼回事,就對比發現原圖紙在弩機望山刻度的計算上出現了錯誤——準確地說應該是誤差,大約是十分之一點二公厘,用後世的計量單位就是012毫米,對,就是這麼一點點的偏差,讓整個弩機的望山刻度錯了,因而弩射出去的箭也有些許偏差,無論怎麼調整都命不中目標。

翌日散值後,他迫不及待地去了軍器監,告知這一結果後,眾人倒推驗證,果然先前是弄錯了。

“若是弩機望山刻度偏差,這把弓弩不用重新鑄造,僅打磨改良一下便好。”

於是交給軍器監的工匠來去改良,幾日後果然好了。沈持試了試,果然是能命中的。

七月初,這把弩送返史玉皎手中。是月中旬,她寫信給沈持致謝,信不長不短,該說的話一句不少,不當說的話一句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撿垃圾

烏合之宴

身後有鬼

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