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九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90 章,高門寒婿的科舉路,三六九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卻絲毫不為所動。
兩日後,聖旨下達,命他以翰林院修撰的身份到工部礦物司觀政一年。
來送聖旨的太監丁吉用尖細的嗓音問:“沈修撰真的要去工部啊?”
“嗯,想走遍國之錦繡河川,”沈持笑道:“趁著年少。”
丁吉只能無奈地笑笑:“可不是,以後歲數上來就走不動啦。”
第二日,沈持便到工部的礦物司去點卯。工部尚書李廉早早在門口迎他,見了人親自領他進去:“沈修撰可知工部從未來過翰林觀政。”
當朝能點翰林的都是春闈三鼎甲,他們登第後授官進了翰林院,極少會到其他衙門去觀政,沈持是頭一個,選的竟還是冷衙門——工部!
“以後要仰仗李大人關照了。”沈持說道。
“那是自然,”李廉微微擰了下眉頭:“只是,沈大人來的礦物司如今在西南黔州府有一樁難事,涉及我朝的硃砂礦藏……”
沈持聽了肅然道:“下官願與工部一道攻克此礦藏之問題。”
他心道:我便是衝硃砂礦藏來的。
“工部很快便要派人到黔州府去,”李廉說道:“算著時間,差不多在沈大人歸鄉省親之後,還真是巧了,到時候恐要沈大人與工部人員一道前往。”
沈持拱手道:“下官悉聽吩咐。”
對於他以翰林院修撰的身份選擇去工部礦物司觀政,有人唏噓,有人冷嘲,有人議論紛紛……那又怎樣,不妨礙沈持在一個杏花微雨的春日裡騎馬離開京城,回秦州府省親祭祖。
好友林瑄一行人來送行,走出十里長亭,每人折一支柳條贈他:“歸玉兄,路上保重啊。”李頤最是實在,從京城著名的藥店買來幾十個香囊讓他帶上:“這些都是防瘴氣的,你省親後去黔州府的路上佩帶在身上,一個不行就帶兩個。”
沈持動容地謝過他,上馬揚鞭:“諸位,後會有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