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九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110 章,高門寒婿的科舉路,三六九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想是周大珏一連數日未曾安睡,他面色無華,艱澀地說了句:“沈大人,那孟夫子的事?”
說這話的時候,想起很多年前他還在青瓦書院唸書的時候,孟度著一襲青衫,坐在庭院中的海棠樹下,閒敲棋子,午後靜謐的書院裡,除了鳥鳴和花開花落的聲音,就是他修長的手指執的棋子落在石板上發出的清脆聲響。
那時候的孟夫子才二十歲左右,弱冠之年,神情散朗,其人如玉。沒有學生不喜歡他的。
沈持徐徐說道:“周大人,下官以為大理寺自有公斷。”
周大珏低聲嘆了口氣:“沈大人,本官去換身衣裳,咱們開始移交吧。”
他到了黔州府後直接來找的沈持,都未來得及換上官服。
沈持:“那麼稍後下官在書房恭候周大人。”
他兩條腿如灌了鉛一般,不知是怎麼走回去的,見到邱長風眼睛微紅:“邱道長,孟夫子被抓了。”
邱長風愣了一愣:“誰抓的?”
他和孟度那是有老鼻子的交情了,那人年長他歲,當年他跟著師父李代回祿縣紫雲觀小住的時候,隔壁還只是個私塾,十來歲的孟度就在那裡唸書,他常常被師父追著打,只好往私塾裡鑽,許多學生都來看他被老道士瞪著眼咬著牙追打,只有那人端坐紋絲不動,從未笑話過他。
因為心思在讀書上,沒看見過他被師父打。
一晃小三十年就過去了。
“是大理寺下的手?”姜蘅問道。
沈持木然點頭,他抓起筷子狠狠吃了兩口飯,說道:“是大理寺抓的人。”
邱長風放下手裡的絲娃娃看著姜蘅:“師兄,咱們……”
“這就去京城。”姜蘅用茶漱了口。
沈持深深一揖:“二位道長,拜託了。”不用說什麼事,但彼此已心照不宣。
姜蘅:“周大人來了吧?”邱長風接著他的話說道:“沈富貴,咱們京城見吧。”
說完他二人不再停留,拿起拂塵就走。
沈持要送,邱長風不讓他出來:“去忙你的事吧。”
沈持微愣,這好像是他認識邱長風這麼多年以來,聽到的最溫柔的一句話。
回到書房,看著又堆了半人高的公文,他說道:“趙大哥,你去請韓通判和幾位同知大人來一趟吧。”
過了片刻,一眾府衙的官僚都來齊了,沈持說道:“本官暫代知府快三個月了,幸有各位同僚提攜才順利渡過,本官在這兒說聲謝謝了。”
眾同僚齊聲祝他回京後“履道坦坦,吉無不利。1”,不過也有人在心中想道:聽說沈持的啟蒙夫子被下了大獄,他還挺平靜的,果然是個心極穩的人,或者說非常冷淡。
心冷。久在宦海,他們深知,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少受羈絆,走得遠,飛得高,全然不可小覷。
說了幾句臨別的寒暄,沈持讓每個
。”
如今翟家在黔地已經是第四代人了吧。
沈持:“多謝韓大人指點,下官這就是去尋訪。”
謫戍營衚衕。
這名字一聽就是貶謫到地處的官員從前聚集居住,服勞役的地方。
沈持到了衚衕口,瞧見一堆孩童正在跑跳,遂讓趙蟾桂去買了一兜點心、糖果來,孩童們童見了他圍上來,眼巴巴地看著他手裡的拎的糖果,他分給他們:“聽說這裡居住著一戶翟姓人家?”
小童拿到糖果笑得純真:“有啊哥哥,往上面走第三戶右拐裡面走到第五戶左拐往上走第七戶就是了。”
這個巷子是建在山丘上的,一戶一戶都要爬臺階往上走,很窄,僅容得下兩個人並行。
一群孩童吃著點心走在前面:“哥哥,我領你去。”嗖嗖地往巷子裡面跑。
沿著臺階爬得累的時候,終於看見一座比較別緻的宅子,別緻在哪兒呢,門上的兩個獸首銜環是有機關的,他們一靠近就聽見“嗒”地一聲,好像告訴屋裡的人有人來了那般,讓他們做好待客的準備。
沈持:“果然是墨家傳人。”種種機關在他家真是尋常。
他拿出名帖遞給來開門的人:“在下沈持,聽聞這裡住著的是墨家的後人,特來拜訪。”
從屋中出來的是位五十來歲的老伯,眼神炯炯,但下巴極短,上吊會打滑的那種,他獨居,翹了翹鬍子說道:“沈大人進屋來說話吧。”
沈持把手裡的點心放在領頭的孩童手上:“去吃吧。”他們跑跑跳跳呼啦又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