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章 天機不可洩露,大唐:家母武則天,我重新投胎來得及嗎?,驍騎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裴炎被拉下去的時候,看了看還立在朝班之中的魏玄同、狄仁傑等人。

這些人非但未幫裴炎辯解求情,甚至都沒有抬頭看他一眼。

裴炎微微一笑,耐久之朋,真知己也。

裴炎今日朝堂上與武則天爭鋒,是抱著必死之心的,但朝臣中也要有人選擇聰明的方式留下來,魏玄同、狄仁傑便是這樣的人。

首輔都被定為反臣了,群臣也沒有誰敢領頭再反對武則天的了,朝堂上瞬間安靜了許多。

武則天吩咐道:“傳我旨意,將李敬業一眾反賊奪官褫爵,抄沒其家。奪李敬業一族國姓,恢復徐姓,其祖徐懋功有此不肖子孫,追其教子無方之罪,即日起剝奪官爵,移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列。”

說到此處,武則天似乎還不解氣,繼續說道:“徐懋功不配陪葬昭陵,命人長安府派人毀其陵墓,開棺曝屍。”

挖人祖墳,天理不容,毀墓侮骨,傷天害理。

武則天用這種出閣的做法對徐敬業進行侮辱。

解完氣之後,武則天當然忘不了正事,那就是平息徐敬業之亂。

武則天現在面臨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派誰揚州平叛?

這個人要絕對可靠才行,不然的話,再聯合徐敬業一起謀反那可就不得了了。

武則天能絕對信得過的人,自然是她的武家侄子們。

只是...這些人的能力實在不敢恭維,不是一般的差。

行軍打仗,這樣的事可不敢讓他們去,這一點武則天還是拎得清的。

至於能讓武則天信得過的十六衛禁軍的將領們,現在也忙的抽不開身。

北部突厥早有異動,程務挺、王方翼正在朔州備戰阿史那骨篤祿,不敢輕易撤回。

西部吐蕃每逢大唐危難,必趁機劫掠,黑齒常之駐守河源的也不能擅動。

王杲等人也鎮守著四大都督府...不敢輕易叫回。

否則內外夾攻,大唐危矣。

李氏親王之中倒是有幾個人可以使用,但是這些人的忠誠度如何,武則天一時也摸不清...

不過武則天已斷定徐敬業手下無能人,只不過是幾個宵小而已,不足為患,平叛只是時間問題。

領軍之人只能從在京諸將中選擇,武則天掃過諸將,最後將目光落在了梁郡公、左衛將軍李孝逸的身上。

李孝逸是唐太祖李虎曾孫,淮安王李神通的兒子

,膠東王李道彥的弟弟,唐高祖李淵的堂侄,論起輩分,武則天還要叫其一聲叔叔。

他的身份有些特殊,雖然是李唐宗室,但只能算是遠支。

只是這些年來,李孝逸別說郡王了,連個國公的爵位都沒有混到。

剛開始是以文學起家,曾擔任給事中,又在蜀地擔任益州長史多年,抵抗吐蕃入侵,也立過一些軍功,但是軍事能力並不突出,更非一流將才,甚至是二流都算不上。

李孝逸有李唐宗室身份,卻又是邊緣人物...但是這個身份卻抵得上千軍萬馬,以他為帥,等於向天下公示,李唐與武則天一心。

有領軍打仗的資歷,又沒有什麼太大的能力...只要派個能將暗中輔佐,只要戰略得當,何愁不勝。

武則天下定主意,堅定的吩咐道:“晉左衛將軍李孝逸為左玉鈐衛大將軍、揚州道行軍大總管,李知士、馬敬臣為副總管,殿中侍御史魏元忠監理軍事,率領大軍三十萬赴揚州討伐徐敬業。”

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任務並不是李孝逸,而是監理軍事的魏元忠。

此人頗具軍事才能,又深得武則天信任,以殿中侍御史的身份隨行監理軍事,既能輔佐李孝逸又能監視他,兩全其美。

...

當徐敬業起兵造反的確切訊息傳到幽州,已經是當年十月份了。

北部邊境的幽州,天氣已經開始寒冷了。

對於習慣了後世有空調或是供暖的李旦而言,寒冷的天氣讓他有些不適應。

幽州都督府的議事廳內,李旦與駱賓王圍爐而坐。

駱賓王正給爐中新增木炭,李旦則用手中的長木棍翻動著爐中的碳火,讓火苗更旺一些。

駱賓王一邊加著炭一邊向李旦彙報著炸彈製作的進度,聽聞已經生產了幾批,且試驗後效果也很好,李旦十分滿意,讚許了幾句。

“算算日子,李敬業在揚州起兵造反的訊息也該傳到這裡了。”李旦主動說道。

聽聞李旦說李敬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廢土時代

我愛松鼠包

驚異進化論

獅子座的貓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