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北庭都護府
驍騎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2章 北庭都護府,大唐:家母武則天,我重新投胎來得及嗎?,驍騎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旦所言的崔智聅、駱賓王糊塗是因為他們只顧及眼前的沒有想到未來。
因為李旦在部署崔智聅、駱賓王在突厥北牙長期駐守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他們的糧草問題。
得益於隋煬帝楊廣發動百萬民眾在曹操時代曾開鑿的舊渠基礎上,開鑿了永濟渠。
永濟渠向北通到涿郡,是隋唐時代向遼東以及北疆運輸軍需糧餉的主要通道。
而洛陽向南則是隋煬帝開鑿的另一條運河,那便是通濟渠,通濟渠則通往了江南的富庶之地。
洛陽地處中原,在永濟渠、通濟渠的樞紐上,水運發達。
所以說洛陽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位置極佳。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來,大唐的朝廷一直在東都洛陽而不返回長安的原因。
主要是因為洛陽的交通水利更加便利,運輸糧食物資方便,能夠擔負得起一座百萬級人口城市的需求。
李旦在命令崔智聅、駱賓王率領五萬人長期駐守北牙的時候,便已經下旨將糧草從洛陽,甚至江南的富庶之地運往幽州。
一來是為了營造幽州做準備,二來便是為了北疆的軍隊輸送糧草輜重。
朔州的主將楊玄遇在負責押送突厥俘虜到了幽州之後,便又馬不停歇的從涿州的渡口裝了糧草、武器裝備運往北牙,只是路途遙遠,運輸時間有些長。
因為糧草已經起運,所以楊玄遇也沒有將此事告知崔智聅和駱賓王。
這才讓崔智聅、駱賓王誤以為糧草難以為繼,而薄待了猗娜和突厥,讓猗娜產生了誤解。
但是現在猗娜已經帶著突厥西遷,只怕已經走了半路了。
好在崔智聅還知道派兵一路保護,若是不然,就憑著突厥所剩的上千士兵,還有數萬老幼婦孺,只怕根本就走不了多遠,就得被草原上的部落給吃掉。
既然猗娜要走,反正不管在北牙還是在西域,到也沒有區別。
李旦靜下心來,感覺也不能完全怪崔智聅、駱賓王兩人。
畢竟身為一軍主帥,確實要考慮的更多,總不能置大軍死活於不顧吧!
怪只能怪訊息的傳遞太慢,溝通不暢,時效性太差,導致產生了誤判。
想到這裡,這也堅定了李旦要遷都幽州的決心。
但是猗娜在西域的安慰也不能不管不顧,李旦走到地圖前仔細看了一番。
他詳細推算了一番猗娜有可能去投靠的地方,無非是西突厥的諸部還有突騎施,西突厥諸部已經完全在大唐的控制之下,或許會處於同宗同源的感情上提供一些幫助,應該不會收留猗娜她們。
所以猗娜選擇投靠的必定是突騎施。
突騎施的烏質勒雖然表面上臣服大唐,但是暗地裡卻在不停的招攬各方突厥的勢力,擴大自己的勢力。
李旦盯著地圖,說道:“絕對不能讓猗娜她們併入突騎施...”
姚崇見李旦如此說,也跟著說道:“聖上所言極是,來之前我也看出來,那貴妃極有可能是投奔突騎施而去...”
李旦的目光一直順著豐州向北,最終把目光落在了山一帶。
李旦已經想好了,突騎施早晚要作亂,所以現在就要開始佈局。
突騎施的南面已經有了安西大都護府,所以便在突騎施的東面設下另一座都護府。
一來形成半包圍之勢,二來阻止猗娜與突騎施的來往。
於是對著劉禕之和姚崇說道:“兩位相公,傳朕旨意,設立北庭都護府,庭治設在庭州,下設瀚海、天山、伊吾三軍,每軍定額一萬兩千人,管轄金山一帶和夷播海以西地區,增強對西北的管控,具體範圍你們速速擬定...”
金山也叫金薇山,就是現在的阿爾泰山山脈,夷播海則是現在的巴爾喀什湖,算是大唐的西北部了。
“設立北庭都護府?”突然設立一個新的都護府,劉禕之與姚崇有些跟不上李旦的節奏。
“怎麼?有什麼問題麼?”李旦見兩位宰相有些懵逼,於是問道。
“問題嘛...只是不知,聖上所言的瀚海、天山、伊吾這三軍兵源從何而來?”劉禕之問道。
李旦早已想好,直接說道:“現在突厥已不足為患,豐州的位置就沒有那麼重要了,他們有三萬多兵馬,正好分到瀚海、天山、伊吾三軍之中...”
“豐州無兵,那薛訥的豐州都督還有何意呢?”劉禕之不解的問道。
“薛訥自然不用再去豐州了,命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