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十家村借灶頭,空間小福女,晴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太太數落完小孫子,才蹣跚著走到院子門口,蒼老的眼神望著站在自家門口,一身錦衣的年輕人問道:“這位小哥兒,可有事?”

“老媽媽,咱們主僕路經此地,已近午時,咱們想借老媽媽家的灶頭一用。”

“灶頭可以用,只是……。”老太太瞅了一眼,不遠處的車馬,有些為難的說道:“老太婆家裡雖然有些糙米粗麵,可是也不夠貴人們吃一頓的。”

“老媽媽,無妨,咱們帶了米糧,只想借用一下你家的灶頭。”

“既然小哥兒一家帶了米糧,咱們家的灶頭,可以隨便的用。”

老太太聽說春山說,自帶了米糧,就笑著讓開路請大家進門。

這次,沈謙有一霖做幌子,先把一霖抱下馬車,復又牽著依晴的手,扶著她下了馬車。

依晴不等他說話,就牽著一霖的手,向黃泥石塊砌成的小院走去。

院子裡的小小子,一眼就瞧見了一霖,眼神兒登時亮了。“小哥哥。”

老太太見小孫子,冒冒失失的向貴人跑了過去,忙伸手攔住他。指著一身簇新襖褲的一霖,教育小孫子。“小牛,不許胡鬧,那可是貴人,要叫少爺。”

跟在姐弟倆身後的佟氏,聽見了老太太的話,笑笑說道:“老人家,咱們也是平常人,不用稱呼少爺。”

“是的。”這兩天,在馬車上無趣的一霖,好不容易瞧見個比他年紀小的孩子,也是滿心歡喜。“姐姐,我能和那個小弟弟一起玩嗎?”

依晴悄悄的打量一眼,對面的祖孫兩個。衣裳雖然打了補丁,可是漿洗的卻很乾淨,就點頭應了。

一霖見姐姐答應,就掙脫了姐姐的手,主動的跑到小小子的身邊。伸手在自己的兜兜裡摸了摸,什麼都沒有。只好回頭喊:“姐姐。”

“等下,姐姐去給你取。”依晴說完,轉身向馬車走去。

“想取什麼東西?我去幫你。”沈謙見晴姐兒要上馬車,就想幫忙。

“你不知道在哪兒。”依晴說完又爬上馬車,在一個大包袱裡,拿出來摺疊的整齊的圍裙,又似乎在旁邊摸索了片刻,拿出來一個油紙包。

當她走過沈謙的身邊,就聽見沈謙小聲的嘟囔了一句:“我也要吃。”

“馬車裡還有,你自己去拿,就在旁邊的包袱裡。”

沈謙很想說,我要吃你手裡拿的。可是瞅瞅大家都在看著他,只好臨時改了畫風,“一會兒,還是吃飯吧!”

依晴沒再理會他的自言自語,而是把油紙包放在一霖手裡。怕他們吃多了點心不肯吃飯,依晴又忍不住叮囑了一句,“少吃點兒,一會兒咱們要吃午飯了。”

“知道了,姐姐。”一霖接過油紙包開啟,從裡面捏出來一塊糖酥餅遞到小小子手邊。“小牛,給你吃。”

小牛聞到酥餅散發出來的香氣,口水都流出來了,可是他還是忍住了,沒有伸手去接,而是眼巴巴的看著瞅著奶奶。

老太太十分不忍心的,瞅著小孫子,到嘴邊的話卻始終說不出口。

依晴卻瞅不得這種情景,她接過來一霖手裡酥餅,放到小牛的手裡。

“吃吧!這也不是什麼金貴的東西,都是我自己做的。你們吃一塊磨磨牙就好,可不能吃多了,等一會兒,咱們可要吃飯了。”

“嗯。”小牛聽了漂亮姐姐的叮嚀,懂事的點點頭。與小哥哥一起,坐在院子裡,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了起來。

等春山幾個,把白米和豬肉青菜拿進院子。老太太瞧見那麼多金貴的吃食,先是愣住了,隨即就領著佟氏母女進了灶屋,指著門旁的水缸交代道:

“水缸裡面有水,貴人要是覺得水不夠用,後山腳下有個泉眼,咱們這些人家,都去那裡接水。”

“謝謝老人家。”佟氏謝過老人家,就去淘米準備悶白米飯,依晴就開始擇菜。老太太就去屋子後面,抱來柴禾幫忙燒火。

等白米放到鍋裡,佟氏就和老人攀談起來。

原來這個小村子,有個很接地氣的名字:十家村。這裡的十來戶人家,都是慢慢聚集在這裡的窮苦山民。

“這裡雖然苦了一點兒,但是還過的去。咱們作為普通的老百姓,想法不多,有的吃就行了。這不,趁著天氣好,老頭子帶著兒子媳婦,還有大孫子和大孫女兒,都上山採山貨去了。尋思著多采些,好多換些糧食過冬。”

“老人家,你們這裡全指望採山貨換糧食?”

“可不就是,咱們這裡靠近大山,能種糧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放開那個黑蓮花,讓我來

吃飯不煩睡覺煩

電競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沫覓

天賜歡喜緣

慄苒

美女,我是仙

落日煙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