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天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張若虛之墓,神話探迷,海月天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上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張興遠之墓】
石碑顯得破敗而陳舊。依稀可見的文字,像是歷史長河中閃爍的星辰,雖然微弱,卻依然努力照亮著那段被塵封的過往。
“張興遠之墓?莽哥張興遠是做什麼的?是以前的什麼大官麼?”劉振緩了一會站到劉莽的身邊問。
“我也不知道,我上大學又不是學的歷史,倒是你霜哥大學時候是考古系的高材生,一會他下來了問問他。”
“劉莽!小振你們在幹嘛呢?”剛從繩子上下來的王霜,看向不遠處站在石碑前面的劉莽二人問道。
劉莽回頭看了一眼王霜,又看向石碑道:“王霜你過來,我們在這找到了一個石碑,好像是墓誌銘,說是一個叫張興遠的墓,你是學考古的,你知不知道這個叫張興遠的是誰?”
王霜聞言急忙跑到二人身前,先是關心的看向劉振問道:“小振你沒事吧?有沒有摔倒哪裡,身體怎麼樣?”
“沒什麼大事霜哥!我皮糙肉厚的,一身脂肪護著,傷不到哪,就是有一點點疼,問題不大!”劉振滿不在乎的擺擺手對王霜說著。
“還有霜哥,你來看看這上邊寫的是什麼啊?上邊寫的是一個叫張興遠的,看著石碑這麼大,上面的字密密麻麻的,我看得是一隻半懂的,我哥說你是學考古的你快來看看,你知不知道張興遠是歷史上哪位大人物啊。”
“張興遠?我也沒聽說過歷史上有哪位叫張興遠的知名人物,我看看再說吧!”隨即看向劉莽已經擦拭了墓碑上的一小塊地方。
“吾誕於貞觀三年,家中為揚州商籍,阿耶以期望之命名為興遠,三歲開蒙,早慧之姿初顯。四歲入學院讀書,孜孜不倦,以求學識。貞觀十年七歲之齡,鄉試便考取童生,驚才絕豔,眾人皆嘆。然貞觀一十六年十三歲縣試,未能如願,鎩羽而歸。此後,外出遊玩,出門遊玩途中偶遇恩師袁天罡,恩師見吾聰慧收得門下為弟子,得恩師指點,學業更進,兼習占卜風水堪輿之術。貞觀一十九年十六歲,及冠之年再赴縣試,終得中榜。得位貢生,同年及冠之禮恩師賜名‘若虛’。”
“張若虛?不是吧!他不是揚州人麼?怎麼會葬在了這裡?還有他還跟袁天罡學過算卦?他不是兵曹麼?”劉莽小聲嘀咕道。
“張若虛是一位文人寫過很多的詩詞,以文詞俊秀,名揚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合稱 ‘吳中四士’,其中《春江花月夜》享有 “以孤篇壓倒全唐” 之譽,由於歷史資料的缺乏,目前只能依據一些記載進行大致的推測。他是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詩人。”王霜對劉莽解釋道。“但是想不到他還和袁天罡學習過占卜風水堪輿,看來以這個石碑上的記載又能補充對張若虛的歷史資料了”
忽然手電的光線暗了下來,用了這麼久,手電的電量也用完了,隨即他們又找東西做了幾個火把,繼續看向石碑。
“貞觀二十二年十九歲,才華嶄露,科舉場上力拔頭籌,榮登舉人之列。其努力與聰慧,令人讚歎。貞觀二十三年太宗仙去,舉國同悲,同年吾皇即為,永輝元年吾二十一歲,承蒙吾皇聖恩,再攀高峰,進士及第,雖為同進士出身,然其學識之淵博、意志之堅毅,已顯無疑。永輝三年吾二十三歲,入仕為官,任官兵曹,心懷壯志,欲展宏圖。二十七歲仕途艱難,然官運不暢,壯志難酬,心有鬱郁不得志之感。二十八歲時,幸得恩師與好友李淳風相攜,於身邊共事,相互支援,共克時艱。二十九歲吾師偶得奇書,上竟有仙緣之機,吾欲與恩師一同前往找尋。”看到這裡後邊變得模糊不清起來。
“什麼啊!後邊怎麼看不清楚了,這世上真的有神仙存在麼?他們找到了什麼啊?”劉振急的喊了起來。
“劉莽,看來他們是找到了些什麼,不過看上面寫的肯定和神話故事人物有關,我們得進墓裡看看了。”王霜神色堅定的看著劉莽道,
“行!那我們就進去這個墓裡好好的看看,看看到底他們找到了什麼!”隨後三人緩緩的走到墓門前,
他們小心翼翼地推開厚重的墓門,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面而來。眼前是一條幽暗狹長的墓道。墓道的牆壁由巨大的青石砌成,表面佈滿了歲月侵蝕的痕跡和斑駁的苔蘚。微弱的光線從他們手中的火把中投射出來,使得牆壁上的陰影搖曳不定。
腳下的地面鋪著古老的石板,石板之間的縫隙裡瀰漫著潮溼的氣息,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每走一步,都能聽到輕微的回聲,在這寂靜的空間裡顯得格外詭異。
墓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