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賞賜
晏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6. 賞賜,新帝的替身美人死遁了,晏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便消失得無影無蹤,讓人還未來得及揣測她的心思,便蛛絲馬跡也尋不到了。
見戚嶼柔又沉默下來,只低頭看手中的那冊詩集,芳晴勸道:“姑娘來了這些日子,還未去院子裡逛逛,如今身上大好了,外面也暖和,不如出去走走?”
這話是裴靳交代的,芳晴自然要盡心盡責,前兩日便同戚嶼柔說過類似的話,戚嶼柔只說乏累,不想出去,如今芳晴說完,見戚嶼柔又是沉默不言,心中便知了答案,正準備安靜纏絲線,戚嶼柔卻忽然開口:
“好。”
芳晴心下有些驚訝,卻是欣喜,她給戚嶼柔穿上了夾棉的天水碧斗篷,叫上竹桃,一起往園子裡去。
戚嶼柔平日常在窗邊看樓外那荷塘,那樣的高度雖看不太遠,卻能稍稍望到這宅院的大體樣貌,故而知道這座宅子雖不大,卻是仿了蘇州的園林樣子,只不過比正經的園林小些罷了。
她隨芳晴下了樓來,幾日未曾出門,眼睛見了強光有些難受,緩了緩,被芳晴引著走上荷塘邊的小徑,上了拱橋,才知立雪樓前那片荷塘竟是連著活水的。
下了曲橋,又走片刻,便到了一處楊柳堤,堤畔是粼粼春水,又有湖心亭、湖石造景、遊廊拱橋做點綴,錯落雅緻,頗有意境。
芳晴道:“春日風大,不適合坐船遊湖,等入夏天氣熱起來,坐船遊湖倒是涼爽。”
戚嶼柔垂眼看去,果見那柳堤邊上停著一艘畫舫,她抿唇,想起生辰那日自己非要去遊湖,結果將自己游到了這裡來,心下立刻難受起來。
又見芳晴指著不遠處的石板曲橋道:“從這裡穿過去便是綠蕉苑,裡面種了芭蕉和翠竹,景緻亦雅,姑娘若是不累,我們可去那裡走走。”
戚嶼柔便隨芳晴和竹桃往那曲橋走去,踏上曲橋,便見另一番景色,方才柳堤碧湖的空曠疏闊轉為掩映幽徑,不過走了半盞茶的時間,便見修竹綠蕉,戚嶼柔恍惚覺得自己又回了蘇州府。
“前面便是見霜齋,姑娘小心足下。”
戚嶼柔聞聲抬頭,見幽徑盡頭,芭蕉翠竹合抱之處,軒室的一角露了出來,應該就是芳晴說的見霜齋了,心中忽升起一股怪異之感。
心想這位皇帝真是喜歡雪和霜,日常住的樓叫立雪樓,這軒室叫見霜齋,他也如同這雪這霜,摧花折枝的,不叫人喜歡,更叫戚嶼柔討厭。
見霜齋內,並無過多雜飾,東邊靠窗放著一張矮榻,其餘三面都是藏書架,另有一張書案擺在西側,上面筆墨紙硯俱全,只是並無使用的痕跡。
與立雪樓所用的支摘窗不同,見霜齋用的是冰裂紋檻窗,窗扇皆可全部推開,正好賞外面的芭蕉翠竹。
此時正是晌午,芭蕉葉的影子被映在檻窗上,蕉影搖曳,幽雅清致。
戚嶼柔開口探問:“二爺平日可常來此處?”
“並不常來,姑娘若是喜歡看書,這裡面的書儘可拿回去看,二爺還叮囑奴婢,立雪樓那間書房裡的書,姑娘也可隨意揀看。”
先帝晚年沉迷酒色,掏空了身子,便又去尋了遊方道士在宮內煉丹藥,一方面想重振雄風,一方面也是想尋長生,奈何反倒死在了丹藥上,一國之主忽然駕崩,裴靳猝然登基,事情千頭萬緒,曾幾月未來這宅院,直至年後才偶爾來一次,但也只在立雪樓,並不來見霜齋。
戚嶼柔點點頭,移步走向西牆邊的書架,隨意選了兩本書,對芳晴道:“姑姑,我想在這裡看會兒書,你們不必服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