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聖人,高於皇帝
三千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章 聖人,高於皇帝,皇子外放十八載,返京已是陸地神仙,三千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淮南八公?”
“他們憑什麼代表道家?”
“就算淮南王,也沒那資格!”
“道家,這是要鬧哪樣?”
……
道家代表入城,滿街一片寂靜。
就連最拉胯的小說家,尚且收穫不少歡呼。
畢竟,哪行行業都會有些從事者。
道家人氣鼎盛,信奉者與儒家並駕齊驅。
受到冷落,純屬派來的代表太拉胯。
當世道家,淮南王可謂集大成者。
然而,由他代表道家,都有些不夠格。
更何況,淮南八公只是幫他煉丹的門客。
多年下來,仙丹也沒見煉成,他們還有啥成就。
哦,要說還真有。
人家煉出了豆腐。
煉丹時,不小心把石膏灑進豆漿,煉出了豆腐。
沉寂片刻,終於有人戲謔喊道:
“八公,啥時煉出仙丹?”
“光煉豆腐丸子,可不行吶!”
……
八公並不生氣,坐在車上向皇宮而去。
道家擁躉們,心中失望透頂。
百家匯聚皇城,如此大好機會,竟然沒看到傳說中的老子,莊子。
道家,這是與百家貌合神離啊。
難道,道聖老子,對天地存亡的大事毫不關心。
這還真是,“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百家諸聖來皇城目的,百姓們亦有所耳聞。
見到聖人的興奮頭過後,街頭議論話題悄然改變。
“唉,聽說,百家的聖人們要求皇太孫關閉地府。”
“不止,還要求把皇朝分裂成無數小國呢。”
“那豈不是,又要群雄爭霸,混戰不斷?”
“是哩,遭殃的總是我們老百姓。”
“真不知道,聖人們是怎麼想的。”
“聖人?”
“唉……”
……
皇宮南門外。
大臣們站成兩排,分立路邊。
滿朝文武,宮門外列隊歡迎百家諸聖。
這是多年來,不曾有過的禮遇。
畢竟。
古聖先賢們,影響力是太大。
若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甚至超過當朝武皇。
武皇,只是大乾朝皇帝。
而百家諸聖,卻是歷朝歷代公認的聖人。
“聖人竟然再世,恍如南柯一夢!”
御史大夫公孫泓,搓一搓手,滿臉激動。
作為儒生,他作夢都想能見一眼孔聖,聽一句至聖教誨。
沒想到,這個願望竟有成真之日。
“能見兵聖一眼,足慰平生!”
魏青點頭嘆道。
他深諳兵法,最推崇《三十六計》。
能見到孫子,他同樣心中激動不已。
其他大臣,也輕聲交談,翹首以待心儀的聖人。
“噤聲!”
桑弘陽聲音嚴厲道,“迎接聖人,豈可竊竊私語,毫無禮儀!”
眾大臣頓時不敢吱聲。
桑弘陽身為刑部尚書,以執法嚴厲聞名。
酷吏之名,直追張湯。
作為法家思想發揚者,他心中同樣激動。
法家創始人韓非子,他夢中都想拜見。
然而,再激動,也不能亂了法度。
法家,以此為原則。
不敢再吱聲,眾大臣的目光自然投向最前排武皇。
此時,武皇臉色有些陰沉。
百姓迎接聖人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那份激情,他作為皇帝都未曾享受過。
聖人超然的地位,給他造成不小心理壓力。
民心所向,聖人們似乎勝他一籌。
……
“至聖!”,“孔聖!”
“墨聖!”
“兵聖!”,“孫子!”,“兵聖!”,“孫子!”
……
聖人們來到皇宮前。
武皇與眾聖寒暄的工夫。
大臣們已化身普通擁躉,高呼各自心儀物件。
至聖孔子,受到多數人的歡呼。
歡呼聲最高者,卻是兵聖孫子。
文臣們,分為許多流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