狷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 孩子們齊聚教室,八歲小娃,搬空渣爹庫房跟著外祖一家去流放,狷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米嬤嬤看她家姑娘把信看完,才進來彙報說:“老奴已經讓孩子們全部集中到府學去,省得進來擾了姑娘和公子小姐的清靜。”

旁邊的紫衣也說:“景義說的那幾包禮物也都讓人送了過去,那邊就等著小姐和姑奶奶您了。”

府學是新建的二進院,前院一共有三個教室,現在才用了兩個,後院有廚房茅房,住的關夫子一個是拖家帶口的,一個單身孔夫子則比較年輕。

中間最大的教室裡已經燃起了蠟燭,裡面比過年還熱鬧,書桌都被搬了出去,教室裡除了講臺只留了凳子,但是那麼多人還是顯得很擠。

景氏四房留京的孩子有三十一人居多,再加上各房的丫鬟婆子都得過來盯著自家的幼童,即使有的抱著站在走廊上,也顯得熙熙攘攘,比以往開族親大會還熱鬧。

有的幼童不聽使喚,在院子裡跑來跑去,但個個都是好樣的,沒有打打鬧鬧也沒聽到一聲啼哭。

許是沒有得到招呼,住在後院的夫子知趣地沒有出來,反而是曹護衛長帶了幾個護衛在門口等著。

教室裡人太多,一下沒辦法安靜下來,但是每一房的孩子都是端端正正坐在一起。

裡面五頭的聲音最大:“我祖父祖母最疼我了,這次一定給我帶了好東西。”

孩子堆裡馬上有人跟他嗆聲:“行了吧,上次回信誰家不捎帶了好東西,我們兩家的禮物還多一些,你們家的孩子還比我們幾家的多呢,那些小的都沒得分。”

又有幾個孩子附和:“就是,吹什麼吹。”

五頭抓抓腦袋:“~~那是~、那會~~剛到,他們還沒備齊,這次肯定帶得多。”

又有人埋汰:“再多也多不過大將軍府這一房。”

沒有人搭腔。

“你們就會收禮物,怎麼不說給家裡的長輩捎去了什麼東西?姑母說了,應該孝順長輩。”

“我們有捎了,跟信一起捎帶的。”

“我家也有,每個人都送了。”

……

直到看見大宅已經有人提著燈籠朝這邊走過來,護衛長才朝教室裡厲聲喝道:“五頭,明日你想多跑幾圈?”

孩子們的嘈雜聲戛然而止,想來平時受教良多,罰跑只是一種處罰方式,誰都敬畏。

一路過來又聽孃親介紹,府學分大班和小班,小班滿五歲就可以入學。

現在基本都是上午習文,下午習武,學文習武都不拘男女,只要有愛好有興趣都可以學。而不喜習武的女孩子,下午會有繡娘教她們女紅。

每隔一天會有一次勞動課,每次都是下午半天,必須全部人參加。

規矩則是米嬤嬤和青衣、紫衣兩個姑姑在教,每七天教導一次,也是安排在下午。

五頭六頭原本在孩子堆裡經常稱王稱霸、打架鬥毆,又不肯讀書,被護衛長和幾個武教頭狠狠教訓了不知多少次,跑步、面壁、禁閉、鞭刑都有用過,但都不太奏效。

依然是夫子管不住,同窗也不敢靠近,還經常領著其他幾個孩子在府學裡上竄下跳。

還是景大哥來後把那幾個人拎了去,把他們餓了幾天。最後安排大頭兩兄弟還有另一個不服管的同窗,上午挖地下午習武,才消停了不少。

現在不敢打人罵人,但是仍改不了動不動就出頭、出氣、逞能的性子,景大哥讓他們忍不住了就朝著大青山吼幾嗓子,果然有點奏效。

李莊頭帶著說三人現在還成,有力氣,有耐性,就是幹農活還不會用巧力,鋤地有時候還弄得手掌出血,趕牛犁地倒還是有模有樣。

李莊頭還說這種性子也不見得不好,只要把規矩學好了讓他多經歷點事,以後做個小管事,管點長工短工還行,就是不能給他太大的權利。

而三人習武也是最積極的,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不怕摔不怕打,拳腳也舞得虎虎生威。

一行人走進教室,也沒注意到誰先發了口令,孩子們全部齊刷刷站起來,給他們鞠了一躬,景秋蓉揮手示意,他們才重新坐下。

原本教室外站著的那些人,也紛紛抱著孩子擠了進來,沒有凳子也空站著。

站在右邊最前面一排的是大將軍府的五個孩子,抱著最小的景明嫣的是她的生母,大房的通房叫做碧蓮的,也是流放當天放了她的身契還沒被流放,景明蓉自作主張給她抬了姨娘,並寫信告訴了那邊。

嫣姐兒長得很像碧蓮,沒到三歲。

米嬤嬤小聲地對她家姑娘說:“本來孩子太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遇見文祥瑞

葡萄圓圓

五條老師拒絕BE

與子歸

秘密寵婚:落魄新娘寵翻天

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