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地二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陳安的分析應對,亂世梟皇:柴榮,奮鬥地二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安得到密報,仔細琢磨了各方的反應,馬上把趙普叫來,讓趙普別光盯著趙家兄弟,別光留意軍方的動靜。文臣那邊也得盯著,特別是範質、王溥這倆人。
歷史上趙匡胤搞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時候,不可能只得到武將的支援,有一部分文官也是出了力的。
不過歷史資料的記載有點含含糊糊,有的地方還很隱晦,好多地方都用了那種彎彎繞繞的寫法,所以只能猜猜,沒法確定。
唯一能確定的就是範質。
範質號稱清風宰相,就是說他清正廉潔。
但是趙匡義當皇帝以後,還特別評價過範質,說“在宰輔當中,能守規矩、謹慎對待名位爵祿、保持廉潔操守的,沒人能超過範質。但他對不起世宗,沒為世宗去死,真是可惜了。”
這“但欠世宗一死”,足以說明範質作為郭榮最信任、最倚重的託孤重臣,幹了對不起郭榮的大事,還是那種得用死來謝罪的事兒。
大周的文臣一直是以團結出名的,跟武臣的勾心鬥角不一樣,文臣在範質、王溥的帶領下,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在這個崇尚武力的時代,抱成團一起往前走。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郭榮病倒以後,他那至高無上的威望就開始下降了。
隨著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威望下降得就更厲害了。
趙匡胤動作不斷,顯然是在為以後打算了。
趙匡胤有這心思,範質、王溥這些文臣,怎麼可能沒有?
大家都知道郭榮沒多少日子了,都知道符皇后和一個六歲的孩子撐不起場面,都知道躺在病床上的郭榮,沒法再站到朝堂上扭轉局勢了。
是繼續忠心於大周,還是為自己的未來打算?
現實就這麼赤裸裸地擺在所有人面前。
歷史上範質毫無疑問選了後者,王溥態度模稜兩可。
只有魏仁浦忠心於大周,也只有他做了最後的抵抗。
範質這種有實權的會鞏固自己的勢力,其他實力弱的,自然會去投靠別人。
不一定非得等到郭榮去世才會有變化……
那些自認為聰明的人,早就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了。
其他人的態度可以不管,但範質、王溥、魏仁浦這三個有調兵權的文臣,他們的態度可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
在這個節骨眼上,忽略文臣的動靜那可是相當不明智的。
也許是受老觀念的束縛,或者太重視趙家了,趙普忽略了這一點。
好在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汴京的亂局有點超出他的預料,不過仔細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說到底,問題就在自己和趙匡胤身上。
歷史上的郭榮組不成軍方三巨頭互相牽制。
以至於趙匡胤一家獨大,掌握侍衛親軍司職權的韓通跟趙匡胤比,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歷史上郭榮好多政策都是用來牽制趙匡胤的。
只是被趙匡胤、趙匡義、趙普這些人給化解了。他們利用人的貪心,打破了郭榮精心佈置的平衡。
有人說為啥不把趙匡胤除掉,一了百了。
這就想得太簡單了,一方面郭榮病得又急又重,很多事顧不過來。
更重要的是當時天下還沒統一,周圍都虎視眈眈的。
先不說繼續完成統一大業,沒有厲害的將軍。就面對四周的強敵,還有大周內部那些驕兵悍將,孤兒寡母怎麼能守住天下?
趙匡胤確實是個大威脅,可要是沒趙匡胤來管那些驕兵悍將,大周的情況會更糟糕。
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趙匡胤不管是名聲還是自身實力,都比歷史上差得遠。
趙匡胤不是個安分的主兒,所以跟歷史上那種勝券在握、淡定從容不一樣。
實力不行的他,反而更危險。為了在不久的將來能跟自己對抗,正在拼命發展壯大自己。
郭榮甚至為了讓趙匡胤能跟自己差不多,還會在這方面給他一定支援。
本來郭榮的身體就不好,汴京上下人心惶惶,趙匡胤又不停地搞動作,其他武臣難免受到影響,跟著拉幫結派。
文臣對局勢看得更清楚,也難免為自己的未來打算。
這麼一來,局勢越來越動盪,就避免不了了。
以前的郭榮只是知道趙匡胤有雄心,而現在的陳安卻清楚,從郭榮病倒那一刻起,趙匡胤的雄心就變成野心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