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心平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3章 李傕的故人,三國:袁紹是我哥,我來一統天下!,順心平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是因為徐榮叛變而導致失守上雒城,李傕有些不可置信地問道:“徐榮,他真的叛變?”

李傕跟徐榮也共事很多年,說實話李傕是不太相信徐榮會叛變的;但是李傕對樊稠的理解,樊稠在這件事上也不太可能說謊。

只見樊稠十分肯定地回答道:“徐榮他真的叛變了!”

“你要是不信的話,你可以隨便找幾個、十幾個、幾十個甚至所有從上雒城回來的將士們,問問他們,他們都可以作證!”

“我身上一身血都是殲滅徐榮那賊子手下的叛軍時染上的。”

樊稠回到長安的時候,就直接來見李傕,身上的盔甲也沒有換。

李傕看了樊稠滿身的血漬,若有所思起來。

突然李傕眼睛一亮,又開口問道:“對了,文和他人呢?”

樊稠在逃出上雒城的途中,才想起還有賈詡這一號人;但以現在的情況,要樊稠冒死回去救賈詡,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最後樊稠心中預設就當賈詡已經死於亂軍中,屍骨無存。

現在聽李傕突然提起賈詡,樊稠表情略顯傷感地說道:“荊州軍進城的時候,我當時帶著文和以及一眾兄弟奮力殺出荊州軍的重圍,可是當我們撤出上雒城的時候,已經不見文和的蹤影了。”

“我就在想,文和畢竟是文士,不像我們這樣通曉武藝,可能在突圍的半道就被袁敘給擒獲了,也可能已經死於亂軍之中。”

李傕聽後,長嘆一口氣,整個人愣坐在原地,一臉的無可奈何。

李傕打心底還是不相信徐榮會叛變,但是樊稠看樣子如此問心無愧,甚至還說讓李傕問問所有的將士,足以說明樊稠沒有說謊。

畢竟樊稠不可能讓所有的將士們替他作偽證,誣陷徐榮叛變。

而且事已至此,徐榮叛沒叛變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接下來該怎麼辦!

此時此刻,長安城的西涼剩餘的精兵已經有一大半被調往盩厔山,由郭汜帶隊來防守馬騰和韓遂。

可是現在上雒城也被攻破,兵將也同樣損失大半,已經沒有過多的兵馬可以分出來防禦袁敘的荊州軍。

總不能把王方那邊或者張濟那邊的兵馬調回來對付袁敘吧。

拆了東牆補西牆這種能“救一時,不能救一世”的做法,顯然是行不通的。

樊稠看著眼前呆滯的李傕,於是小心翼翼地問道:“稚然,那我們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

李傕抬頭看了樊稠一眼,臉色數變之後,一臉平靜地回答道:“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還能怎麼辦?”

樊稠想了一想,回答道:“要不我們把王方、張濟他們所有人馬全部調回長安來,憑藉著長安城高大堅固的城牆,我們跟袁敘、馬騰他們拼了。”

“大不了就是一死!”

樊稠的意思很明確了,只要張濟、王方等人全部召回來,這樣一來,就有數萬計程車兵在手。

長安畢竟是西都,城防方面那是沒得說,足以把袁敘等人擋在外面。

李傕卻比樊稠看得更加的通徹,當即搖頭道:“袁敘、馬騰和韓遂、田豐這三方加起來肯定是沒有三十萬大軍的,但是他們加起來十幾萬大軍肯定是有的。”

“如果他們一圍城,軍心必定動盪,再加上城中那些居心叵測的朝中大臣,恐怕這長安城我們是很難守住。”

“就算我們能守得住長安城一時,但這長安城中糧草終有被吃完的一天,我們也守不住一世。”

“唉!”

既然守不住,樊稠又想到另外一條路,再次建議道:“既然如此,不如我們逃吧。”

“如果我們在長安城被袁敘他們拿下了,一定會將我們送到那個小皇帝面前請功去。”

“我們做的那些事情,那個小皇帝怎麼可能會放過我們,給我們留個全屍,都已經算他仁慈了。”

對於樊稠的提議,李傕看了一下富麗堂皇的大廳,心中是十分的不捨啊。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現在的李傕已經享受到了當年董卓奢靡的生活,李傕現在也是十分沉迷於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不願意放棄這一切。

李傕搖了搖頭,引用當初賈詡的話,否決了樊稠的這個意見,說道:“你還記得當初文和說的話嗎?如果我們放棄了手中的兵權,只要幾個士兵就能夠把我們拿下。”

樊稠反問道:“那你的意思,我們不逃了?就在長安城坐以待斃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始大帝

燕靈君副號

亡妻之戰

雪鳳凰